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福州市寻访“儒医”进士府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中广网福州9月台29日消息(记者陈定川)

福州市区北面靠山,山叫北峰。北峰重峦叠翠,风物长宜,已经被福州市政府开辟为福州的后花园。在北峰山脚下的新店乡,有一个村落叫汤斜村。改革开放前,这一带还是农田一片,沃土中小溪淙淙,白天鸟语,夜里蝉鸣。随着福州市城建设的步伐,汤斜已变成都市里的村庄,旧貌换了新颜。

如今,福州市绕城高速路又将从这里穿过,一些宅院将让路于国家建设。村民们知理,二话没说,纷纷准备搬迁。然而他们恋恋不舍的是村里的进士府第,原因是除了这是方圆数里唯一的进士宅第外,这进士当初还是当地名医,为乡里乡亲治愈许多疑难杂症。
绕城高速路开工在即,在进士府拆迁前夕,记者探访了这座三百年历史的进士府第。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座深宅大院里记者见到了进士的儿子——八十岁高龄的老中医黄永融老人。兄弟姐妹中黄老先生排行老四,光绪年间的进士黄光厚五十来岁才生下黄永融,其大姐黄秀云已一百岁高龄,现居台北;二姐已作古;大哥黄永坦、弟弟黄永涵仍建在。

进士府第占地六百平方米。在蹉跎岁月中已经破损,但当时的书香门第味却依稀可辨。府第的大门的就透露着文人学者的风尚——没有过多的讲究,只是大门上相衔着“四安世泽,干顷家风”八个金色大字看出主人的自豪。可惜的是,光绪帝为黄光厚题写的“进士府第”牌匾在十年动乱中不知去向。

这进士府虽然年久失修,但古香古色依旧,尚保存着一些砖雕、木雕、石雕,内容多以表现吉祥幸福。
进士的儿子黄永融老人住在左边花厅,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他介绍,父亲黄光厚(1872~1937年),字友亭,号积流,少时在福州北郊象峰乡启蒙。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中举,翌年成进士。先任知县,后入两广总督署任文职,公余向羊城双门底罗某习医,尽得其传。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广东阳江县海关委员,公余兼理医事。宣统三年(1911年),任临高县宰。民国3年(1914年),到广东大埔县任临时承审员。民国4年起,回家乡悬壶行医,同时潜心研究黄帝内经《灵枢?素问》、《神农本草经》、《扁?难经》,以及汉代张机的《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等,掌握中医望闻问切真谛,各种疑难病症经其投药辄有奇效,远近求诊者络绎不绝,成为远近闻名的“儒医”。

    黄永融老人指着墙上几幅书法作品介绍说,其父亲还精文史,擅书法。著有临诊笔记《藏拙斋医案医话》及《书还读我室文集》传世。

    民国10年夏,黄光厚任驻闽海军陆战队特约咨询医官,常到马尾、泉州、厦门、金门等地为官兵诊治疑难病症,往往药到病除。民国19年春,运用《伤寒论》桂枝麻黄各半汤,加丹皮仁、红花等药,治好?N病(风疹团块),医界称为神奇。黄光厚应用蛇卤汁治疗癫病,在近代中医界亦属首创。

    黄光厚不仅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而且还是一位爱国者。“九一八”事变后,福州北郊重修戚继光的“思儿亭”,他为之题楹联“灵光巍焉,溯俎豆千秋。崇德报功,吉日椎牛隆飨祀;将军去也,看河山半壁,伤今吊古,斜阳立马重唏嘘。”抒发对日寇侵略的愤慨。

    黄永融老人继承父业,禀承父性,除了精通医道外,也酷爱文学。行医之余作诗填词,并以其家族特殊的身份与台湾有关人士保持密切关系,为两岸和谐默默地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年黄永融老人被评为“共和国名人”,同时他还享有“和谐诗人”、“国际中华优秀作家”等多项荣誉称号。杏苑春满,后继有人,黄永融的儿子黄兆迁继承祖业,医德医术俱佳,如今已是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的门诊部主任。
这座在当地享有盛誉的进士府拆迁在即,黄永融老人说他真舍不得。但是国家建设需要,他说,也让进士府和他的有生之年为福州城的美好将来再作贡献。


文章来源地址:

http://www。cnradio。com。cn/2004ne ... 0929_504583982.html
相关文章
 兼朴厚朴汤(《千金》卷七。)
 风门
 小儿鼻窦炎,咳嗽变异性哮喘
 经闭
 黄耆竹叶汤(《千金》卷二十二。)
 中医眼科学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