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勇
张苗,西晋著名医家,生平、里籍均失载,陶弘景称张苗等为晋代以来一代良医。但由于文献散佚,这位当时名重一时的医家,今日已无从考知其本末。现仅据一些零星文献,试析张苗的主要医学成就。
1用蒸法治
伤寒无汗
据唐·王焘《外台秘要》卷一载:“陈廪丘云:或问:得病连服汤药发汗,汗不出如之何?答曰:医经云:连发汗,汗不出者,死。吾思可蒸之,如蒸中风法,蒸湿之气于外迎之,不得不汗出也。后以问张苗,苗云:‘曾有人作事疲极,汗出卧单簟,中冷得病,但苦寒瞋,诸医与丸、散、汤,四日之内凡八发汗,汗不出。苗令烧地,布
桃叶蒸之,即得大汗,于被中就粉傅身极燥,乃起便愈。’后数以此发汗,汗皆出也,人性自有难使汗出者,非但病使其然,蒸之无不汗出也。”伤寒发汗汗不出,是伤寒中之难症,古人认为是死症,而张苗所用的
桃叶蒸法,发汗而不伤正,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方法经张苗创用后,阮河南将之略加改进,增加了
蚕沙之类药物;支法存改为桃叶汤熏身法;后世徐文伯用之治疗范云的伤寒不汗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成为我国古代治疗伤寒无汗的经典名方,张苗首创之功不可没。后世著作如《张文仲方》、《经史证类本草》等将此法称为“廪丘蒸法”是不妥的,应更正为“张苗蒸法”。而冯汉镛先生认为此法是东晋名医支法存首创,张苗继之也不太准确,因为张苗是西晋时人,时间上应早于支法存。
2治中风善用
独活汤
《外台秘要》卷十九载:“骑士息王恕母年五十,纱扇自扇,汗出中风,口不得语,身缓不收,积一月困笃,张苗为作七物
独活汤,服五剂得愈。又士度良母年七十余中风,但苦口不得语,积百余日,往来饮食如故,苗又与合独活汤四剂得愈。”中风口不得语、身缓不收,类似于现代医学所称之脑血管意外,这类疾病古今均称凶险难治,而从上述张苗的两个病案可以看出张苗治疗此类疾病确有独到之处。
3治
转胞发明导尿术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曰:“张苗……又说:不得小便者为胞转,或为寒热气所迫,胞屈辟不得充张,津液不入其中为尿,及在胞中尿不出方:当以葱叶除尖头,纳入茎孔中吹之,初渐,渐以极大,吹之令气入胞中,津液入,便愈也。”这段文字所记载的张苗治疗胞转方法,是典型的导尿术,该法的原理是以葱管为导管通过气体的张力,扩张尿道,迫使气体直接进入膀胱,开启膀胱括约肌,既而引出尿液,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无创伤,感染机会少,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无疑是相当精致的临床操作了。由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也记载了这种导尿术,并且没有系载述引自何书,因此长期以来有人误将孙思邈当作中国古代导尿术的发明人。笔者曾在《中国古代导尿术应用史略》一文中,将我国古代的导尿术分成三种类型,并认为最早的导尿术是晋·葛洪的液体倒灌式导尿术,而葱管—口吹式导尿术则是孙思邈首创。但现在看来,孙氏的导尿术系引用了《古今录验》中张苗的论述而来,因此这种导尿术的真正发明人应是张苗,也就是说在晋代张苗、葛洪分别发明了一种导尿术,从时间上讲,张苗可能会略早于葛洪。
4张苗医学著作考
查阅历代艺文、经籍志的及主要公私书目,均未见有关张苗著作的著录,但据《备急千金要方》林亿序称“张苗之药对”等,考《隋书·经籍志》:梁有《药性》、《药对》各二卷亡;陶宏景《本草经注序》称“《药对》四卷,论其佐使相须。”《唐书·艺文志》:徐之才《雷公药对》二卷。但陶宏景在时间上略早于徐之才,其在梁代所见《药对》绝不会是徐之才所撰,李时珍认为《药对》是黄帝时雷公所著,之才增饰之尔。因此徐之才可能只是《药对》一书的整理者、注释者而不是原作者,其真正的作者当然也不可能是黄帝时之雷公,如果林亿所述无误,张苗撰《药对》的可能是存在的。
另据《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载:“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可知张苗有经方类著作问世,在唐代孙思邈撰《千金要方》、甄权撰《古今录验》时可能均参阅过该书,只是书名不详。《古今录验》所引有张苗治疗转胞、中风的记载与《千金方》所引有关伤寒阴阳易的内容语气相似,且均称“张苗说”,疑系引自张苗的经方类著作。从仅有的这几条佚文来看,张苗的著述是一种病案式的记载,以案载方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从以上考证可知,张苗是一位医术精湛且十分注重临床操作的医家,无论是桃叶蒸法,还是葱叶—口吹式导尿术,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均有开创之功,且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因此对张苗的医学贡献应有较客观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