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中医教授的文学缘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朱抗美教授的书房并不大,只有十个平方米左右,不过,客厅、卧室里也到处放了不少书,朱教授还特别说明,自己大部分的藏书放在浦东的另一套房子里,这里主要是工作和休息时读的书。和我们原先预想的不同,朱教授的书房里并没有很多大部头的线装中医古籍,除了裘沛然、颜德馨、严世芸等当代名中医的签名著作外,倒是有不少沪上名作家陆天明、王安忆、王小鹰、赵长天、宗福先等人的小说、散文。朱教授说,这些都是在医院工作时结识的作家们送的签名本。朱教授酷爱现当代文学,家里长年订阅了《当代》、《收获》、《花城》、《十月》、《新华文摘》等文学期刊,遇到名作家来医院看病,作为超级“粉丝”的朱教授自然收获不小。

  朱教授自称从小就是“书痴”,上小学时,因为羡慕学校小小图书馆里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书籍,于是自愿做图书管理员,几年中看完了那里所有的藏书。下乡插队时,因为实在找不到书看,只能把农民家里找来的中学语文课本一遍又一遍地看。

  回城之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于是朱教授开始长期的购书生涯,记忆中最奢侈的一次购书是单位里第一次发书报费,她和丈夫每人有三十元的书报费(当时每月的工资只有四五十元),两人商量之后决定专款专用,一起来到福州路,用这笔“巨款”把平时舍不得买的书一网打尽。最后实在拿不动,只好再奢侈一把,叫了辆出租车把书搬回家。《莎士比亚全集》就是在这次扫书行动中拿下的。

  由于机缘巧合,朱教授在八十年代曾经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做了十年邻居,从小看着任先生的作品长大,如今竟然能比邻而居,真是喜出望外。为了重温儿时的记忆,朱教授请任大霖先生用录音机录下自己要创作的小说,她再用文字记下来,于是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任先生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尽情独享美好文字带来的乐趣。

  在书房中,有一大堆精美的画册显得很特别,朱教授很自豪地说,这些都是自己从俄罗斯千里迢迢买回来的。说着,朱教授指着走廊上的一幅油画:“这是我买的列宾画院前院长的画。”中医教授对俄罗斯文学、文化的喜爱,当然有着浓厚的时代烙印,谈及俄罗斯文化,朱教授显得特别兴奋,由于丈夫长期在俄罗斯工作,她也得以多次踏上这片影响了他们一代人的神奇的土地。夫妇俩最爱去的是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人的纪念馆,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居前,两人不约而同地大声背诵起了保尔·柯察金的名段。

  在朱教授看来,对文学的热爱,其实更有助自己对中医本行的理解。她翻开一本泛黄的《黄帝内经》,里面几乎每页都有细密的小字眉批,当年刻苦攻读的印记依然还在。在工作之余,她撰写和主编了二十多本种中医科普书籍,不能不说有这些文学作品的功劳。

  朱抗美,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现任曙光医院传统中医诊疗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上海中医药分会理事。师从著名老中医刘树农教授及张伯讷教授,擅长心血管疾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症、亚健康治疗,主编有《百石治百病》、《肥胖的自测与治疗》等多部著作。
相关文章
 请老师给看一下这个八字
 针灸减肥
 中药变"洋药"怪圈:中国土地上"进口"中国药
 庵(音淹)?(音闾)子
 求教:我在国外请教针刺镇痛在自然分娩中的
 夜里四五点会醒来,是什么原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