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民国南京中医泰斗用“奇招”治病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温病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钟嘉熙教授,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的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症状,推出以桑叶菊花、北杏仁等12种中药材配置的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药方。我国的中医药材是一个宝库,在民国年间,南京曾白喉猖獗,南京融合中西医的开拓者———金陵名医冯端生先生,采用进口的白喉血清兼用中医汤药,挽救了大量儿童的性命,为世人称颂。同时,几位中医泰斗,用神奇的中医术治服疑难病魔的绝技,救死扶伤,起死回生,也为世人折服。   

  冯端生用进口西药和中医汤药治白喉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开办各类“洋学堂”冯端生先生时年22岁,风华正茂,毅然到南京投考南洋军医学堂,被该校录取为第一期学生。三年后毕业,派往新军第九镇担任军医。袁世凯复辟后,原来的部队,次第遭遣散,冯端生遂辞去军医,在南京城内坊口大街设立诊所,悬壶济世。1920年,迁至高家巷。他运用中西医兼施,各取其长的独树一帜的疗法,行医不久,便声誉起,由城南遍及全南京城,历时四十年,直到1947年,因年迈心力不济,不复行医,在白鹭洲旁莲子营颐养天年。   

  民国初年至上世纪30年代中期,南京地区曾白喉猖獗,严重威胁儿童的性命,冯端生先生在1917年即采用进口的白喉血清兼用中医汤药诊治,挽救了大量儿童的性命,为世人称颂。   

  20年代后期,南京流行脚气病(又称软脚病),有致死亡者,患者先是手脚发麻,行走乏力,而后,下肢浮肿,心慌。有的早晨尚与家人谈话,傍晚骤然死去,冯端生认定是缺乏维生素B1所致,遂采用含量最高的米糠。用米糠四两,用布袋包好,煎水加红糖冲服,并炒热糠麸敷于两腿。同时,用鲜柠檬切片,加党参黄芪、苡仁等滋补药内服,病情迅速缓解。冯端生治痊愈脚气病的功效,当时被视作传奇式的新闻,传遍街头巷尾。   

  30年代初期,南京霍乱流行,民间谈霍乱色变,冯端生联合中医界人士,大力倡导饮食卫生,扑杀苍蝇,消灭蛹蛆。对于参加扑杀、捕捉、掩埋、焚烧苍蝇、蛹蛆的百姓,按扑杀之数给予不同的表扬和物质奖励。同时,大力宣传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食物,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使百姓认识“病从口入”的重要性,预防肠道病感染,颇有功效。   

  张简斋三分砒霜治好久泻病人   

  民国时代,中医界有“南张北施”之说,北方的施今墨,南方的张简斋,都是名噪一时的一代宗师。   

  张简斋(1880—1950),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南京。三代行医,得其真传,年轻时医术就崭露头角,在医界颇负盛名,当年民国诸多达官名流都投医门下,如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于右任、何应钦、陈诚、程潜、谷正伦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题“当代医宗”匾额致赠,以示褒奖,故张简斋有“御医”之雅号。   

  张简斋身材瘦矮,右脚微跛,其貌不扬,但记忆极强,精力充沛,精通中医,尤擅长内科、妇科、儿科和一些疑难杂症。陈果夫的肺病、孔二小姐(孔令俊)的妇科顽症都是他治好的。据说他有次开给一位久泻不止病人的处方中有三分砒霜(剧毒中药,一般只用一分),吓得药店不敢抓药,他说照发不误,病人只一剂药就泻尽治愈,可见他用药大胆,药到病除。张先生的生活习惯也与众不同,他每天中午起床,洗漱用餐后门诊,多达百人。晚上出诊,次序按路程远近或病情缓急,许多要人派车来接,数辆车子串街走巷,如长龙一般。   

  传说张简斋能双手同时为两病人搭脉,而嘴里却报给另一患者的处方,由人代记。他医德高尚,病人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到平民家诊治,不厌其住处脏乱,认真“望闻问切”,家境困难者,还不收其诊费,深为南京百姓称道。他谆谆告诫弟子要“救人于水火,解民于倒悬”,还自撰对联:不谏往者追来者,尽其当然听自然。   

  民国二十三年秋,在南京创建的南京国医传习所,是一所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五年制中医学院,张简斋任所长,兼任“时症”课教席。为培养中医人才,宏扬祖国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针救活两条人命”的“神医”张栋梁   

  张栋梁是民国时期,全国最高中医医疗学术机构中央国医馆的名誉馆长,他先后在江宁湖熟镇和南京磨盘街10号行医四十余年,悬壶济世,名满大江南北,其医德、医术、医风至今仍在南京民间甚传。行医四十余年中,被他看好的疑难杂症无数,在民间有“神医”之称。   

  在一次出诊的路上,遇见一户人家正在出殡,他不经意地一瞥,只见棺材底下,一滴一滴地往下漏血,原来是这户穷人钉的薄皮棺材,缝不严,血就是从棺材缝里漏出来的,张栋梁一惊,就喊:“快停!快停!这人还没有死,这么就出殡了?”那家人听他一喊,倒疑惑住了,一个年轻的男人说:“先生你赶路吧,我老婆难产,今天大早就断了气。”张栋梁坚持要打开棺材看看,他撩开死者的蒙脸纸,细看那“死者”的气色,捋起寿衣袖,搭搭脉,问问病情,随即掏出一根银针。看准穴道,手比鹅毛轻,针比千斤重,接连扎下三针。三针一扎,人还没有离棺材边,那死人忽地———喘出一口气,慢慢哼起来,一家人,忙着替死者掐指头,揉肚子,瞬间,奇迹再次发生,那个难产的孕妇的肚里一个新生命,也随之降临了,顺利地来到人间。在场目睹这一切的老老少少纷纷合手祷告:“菩萨保佑,遇见救死救难的活神仙!”   

  张栋梁笑道:“哪里有什么活神仙,这位孕妇临产时,怀的胎儿头朝上,搁的工夫长了,孕妇一时痛晕过去,并不是真死,我看棺材里滴的血鲜红,不像死人淤血,开棺一看,更断定不是真死,这三针下去,,一来把孕妇扎醒,二来帮胎儿顺顺胎位,这是医理,哪是什么神仙。”   

  张栋梁三针救活两条人命的事,一传开,名声大震,闻名大江南北。


特约撰稿:樊斌

来源:南京晨报
-----------神奇
-----------扎针的故事是古代的,真会接。。。。
-----------现代中国的中药店药材就如垃圾一样。
相关文章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Failure)
 小肠恶性肿瘤
 化虚为实学中医--兼谈我所理解的“三焦”(
 面黑,唇暗,肢冷,舌中裂纹
 j见证奇迹之四  高会计接骨   杨世廷
 科学史上世纪辩论玻尔巧斗爱因斯坦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