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辞海》的条目里头是找不到“民间”一词的,更不用说“民间中医”了。也许就因这缘故,民间中医在当今社会上无立足之地也就不足为怪了。
初学医时年龄尚小,先生开头是教识药配方,调制膏丹丸散,相当于药店伙计。也读《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三指禅》一类的启蒙书,稍后又读了《
伤寒论》。先生常年忙于诊务,经讲解的并不多,几乎完全靠自学。不明白的就查工具书,字词典。在读这些医书时也读了《红楼梦》、《三国志》、《史记》等等“闲书”,读这些书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可以帮助熟悉古汉语,加深对医书的理解。再往后又读了《医学心悟》、《温热经纬》、何氏《重订广温热论》、《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书。这样下来,不太复杂的病症多少也能对付了。
本想再多学些知识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这时“史无前例”的运动爆发了,所有的医书被查抄一空。中医的阴阳五行被红卫兵小将与看风水的阴阳先生的“阴阳”等同对待,不是四旧又是什么?
这一胡闹就是十年,这十年基本上是处于被监视的状态下度过的,想读书十分困难,书店里头除了红书以外别无他物。一年到头除了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之外就是摸不着头脑的训斥。
虽然时常会有来自数百里外的求医者,他们多于白天赶到,经悄悄打探好住处后再捱到天黑,又轻轻地叫门,其状如搞地下活动。有些情切的患者会痛哭流涕,使人顿生怜悯之心而又爱莫能助。
迟到1982年才经考试加考核获得由地区行署卫生局签发的行医执照,1995年又被取消行医资格,理由是没有接受正规的学历教育。当然没资格参加一年一度的医师资格认证考试了。即便是被允许参加考试也会被中西合璧的混考以拒之门外。这就是一个民间中医的学医和从医经历
此文转自高山流水先生在医联网发的帖子。以下是来源地址:
http://www。miscab。com/dispbbs.asp?boardID=18&ID=28&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