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扎根乡村,悬壶济世30余年;他是一名极不普通的乡村医生,30余年如一日,扶困济贫,播撒爱心。2006年1月,他在温家宝总理视察嘉祥时受到亲切接见,2007年1月,卫生部首次表彰200名“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他榜上有名。1月20日,记者来到嘉祥县疃里镇董家村,见到了这位“普通”的乡村医生——董龙湘。
扎根家乡
视病人为亲人
52岁的董龙湘出身农家,年少时,许多的亲人、同乡因缺医少药而被病魔夺去生命的悲惨情景,让他深刻感受到农民看病的艰辛,并默默许下了将来当一名医生的愿望,为农村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1976年,董龙湘从藤县卫校毕业,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名“赤脚医生”。从医30余年来,一直醉心于医道研究,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集体办医到市场经济的村卫生室解体,直到现在的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董龙湘始终坚持着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由于董龙湘对患者的仁爱之心,使他的诊所成了董家村人健康的庇护所。多年来,不管有钱无钱,不管白天黑夜,董龙湘对前来求医的村民一概热情相迎,认真诊治。为了减轻患者负担,多年来,董龙湘共为贫困患者减免医药费2万余元,垫付药费万余元。
村里的王老汉,由于身患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董龙湘在得知老人的情况后,主动来到老人家中,定期为老人按摩、擦身、查体,并将一些护理老人的常识告知老人的子女。在董龙湘和老人子女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在卧床8年多的时间里,身上从来没有长过
褥疮。
把病人当作自己亲人,不让病人多花一分钱,是董龙湘行医的准则。近年来,由于群众口口相传,附近村庄的群众,也经常有人到他的诊所看病。许多村民用朴实的语言夸赞董龙湘,“董大夫不仅脾气好,看病细心,还特别有耐心。”
诊防并举
宣传保健知识
治病不如防病!长期的行医生涯,使董龙湘深知疾病预防的重要性。30多年来,不管当“赤脚医生”,还是开个体诊所,董龙湘坚持为村民讲授卫生科普知识,办起了卫生科普黑板报,定期登载康复医学知识和防病治病的方法。
现年60岁的马三云是董龙湘卫生科普黑板报的忠实读者。两年前,马三云感觉身体不适,便来到董龙湘的诊所,经过仔细检查董龙湘得出结论,她心脏出现问题,从症状看估计是冠心病,应该及时到大医院接受治疗。当马三云到济宁市一家大医院后,医生告诉她,她正是患上了冠心病,幸好发现及时,要不然会出现生命危险。现在,马三云身体已基本康复,她非常感谢董龙湘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她的疾病,所以事后便经常邀一些老年人来到董大夫的诊所,听一些老年人保健的知识。
由于董家村地处偏僻,加上经济条件不富裕,1990年以后,很多村民不愿意给孩子接种疫苗。根据这一情况,在取得领导的支持后,董龙湘主动承担起了为本村儿童义务接种疫苗的任务,并为他们每人都建立了防疫卡。此外,董龙湘还多次为外出的婴幼儿追踪补服脊灰免疫糖丸。经过努力,近20年来董家村未发生一例与预防疫苗相对应的传染病。
用老百姓的一句话说,有了董龙湘,等于董家村人人都有了保健医生。
不为报酬
只为救死扶伤
在董龙湘朋友和家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好医生,但却是一个十足的“傻子”。在附近的一些乡村卫生所中,医生在注重为村民看病的同时,还非常看中经济效益,某些乡村医生存在抬高药品价格,从私人处购销药品的现象,收益也大幅提高。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何况我所救治的患者都是我的父老乡亲”。在诊疗用药过程中,董龙湘严格执行国家的收费标准,从不多收村民一分钱,从未贪图便宜从私人手中进药,不用过期、失效、霉烂变质的药品。由于工作认真、严格守法,2005年,董龙湘被中共嘉祥县县委、县政府批准为嘉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会员。
“庸医杀人,好医救人”是董龙湘秉承的另一信念。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他深切感受到“学海无涯”的道理,20余年来不间断地订阅卫生、健康类书籍、报刊,经常到更高一级的医学类学校进修和学习。经过董龙湘不断的努力,目前已经在很多领域中探索出中西医结合的治病方法,使诊断符合率和治愈率不断提高。
来董龙湘诊所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董龙湘本人先后被授予“济宁市优秀乡村医生”、“嘉祥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结合实际
提出合理建议
当谈及董龙湘时,嘉祥县卫生部门的领导无不交口称赞。在基层卫生组织建设和新农合工作中,董龙湘积极履行政协委员和新农合监督委员会成员责任,积极建言献策,其中多条建议被嘉祥县在制定有关政策时采用。
董龙湘去年2月份参加了山东省中医工作会议和省中医药进入新农合报销程序座谈会,提出了多条可操作性的建议,受到省卫生厅和省中医管理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关于基层卫生组织改革和中药饮片在新农合医药费报销的方法、比例的建议,被试点县制定文件时采纳。
记者 高建璋
原文出处:http://news.sina。com。cn/c/2007-01-26/013711088588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