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正本清源:(原创)一个围歼中医的阴谋,如不引起重视,危矣!(附看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近来,国家卫生部出面发表声明,宣布中医不会退出国家医疗体制,中医不会被取缔,这很让信任和维护中医的人兴奋了一阵子。可是,仔细想来,我不但不为此高兴,反而更加为中医捏了一把汗!
        在刚刚看到卫生部发言人表示不会取缔中医的消息的时候,就隐隐地有一种担忧:怎么不会取缔中医这样的明显很荒谬的话题也这种提出来了?而且消息还给出了网上要求取缔中医的签名已经超过多少万人云云……似乎,卫生部已经很给中医主持正义了,很给中医面子了!
        看到这些,心理就有中特别的疑惑,但是还不是很明显。
        今天早上,看网易论坛,在其核心版块“时事论坛”上就连续发表了“中医伪科学反科学骗术揭秘”和“我说中医药-——发展与棒杀!!!!!!! ”两个在同一版面上的帖子,而且响应者多,其文章用现代科学的论证方法,“有理有据”,大有置中医于死地而后快之意!
        浏览其他纸质传媒和网络媒体,这样的“呼声”竟然也占有不少比例。难道,发表这些文章或者“呼声”的人真的是被中医害苦了、因为不堪中医的折磨才奋起呼吁嘛?显然不是,从他们的帖子中,很少找到他们找中医治病的痕迹!他们当中,有的是号称从事过中医药业,并且也从事过西医药业,通过比较鉴别得出中医是伪科学的结论,有的则是纯粹从科学理论的高度,论证中医之伪。
        难道中医真的已经退化到了非取缔不可或者非“科学化”不可的地步了吗?非也。
        事实恰恰相反,是真正中医的有效和部分患者的觉醒,已经使目前占主流地位的既得利益行业——譬如西医和西医药行业,感受到了来自中医的危机!
        所以,一场似乎是来自“民意”的围剿中医的战斗就拉开了序幕!
        从平面传媒到网络媒体,到处都是攻击中医的“呼声”,在这一片呼声当中,跟从者众,反对的声音微弱的可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几乎一边倒的局面?除了大众因为饱受“科学”的洗礼而是非不辩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就象“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的论调深入人心一样,根本就是一个看不见的、巨大的阴谋——一个庞大的可怕的利益集团的阴谋在操纵着“人民的声音”!
        而中医事业的性质也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形成一个利益群体,从业者不但为数机少,而且利润业非常低,又非常缺乏统一的网络的组织,与体系严密的西医药业相比,简直可以用“可怜”来形容。这样,出现舆论一边倒的局面业就在意料之中了!
        而且,反对和诋毁中医的言论可以风行舆论阵地,而为中医正名的文章如果想见天日拿可就难于上青天了!笔者曾经 多次试图将本站的《中医危局》一文转贴到网易、新浪等论坛,可是都提示有违禁字符,发表不了!这就和司马南可以让他的声音在短时间内响遍全国,而反对他、挑战他的声音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一样!
        为中医呼吁、为中医叫好的声音,就在有限的几个专业网站和期刊,行外人很少看到,他们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科学”的声音和“事实”。
        当“人民”的“呼声”强烈到了一定程度,卫生部再出来“主持正义”,声明不能取缔中医。这样给民众的感觉就是,中医,是伪科学,取缔是大势所趋,如果不是政府的保护,中医这个阻挡民族科学发展的绊脚石早就被取缔了!
        卫生部关于中医的声明,喜乎?忧乎?
        笔者不才,虽然忧虑,却也没有改变中医被动局面的妙策和高招,可是,粗略的想法还是有的。
        一、中医从业者,爱中医的同胞,不能总在自己的圈子里,多把自己的声音发表出去。
        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医“精英”们,以及崇尚中医、热爱中医且有一定活动能力的人,哪怕是你们仅有几十人、几个人,也要结成一个联盟,寻找中医振兴之路!
        中国那么大,“科学”的洗礼那么久,单凭疗效,是很难让中医抬头的!——这是个要害,不抓住就吃大亏!
        但是,是问题,就一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围剿中医的阴谋之所以大行其道,主要是因为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当政者的支持。
        在当前的形式下,中医要想不被灭亡,想为民族效力,不首先找到当权者的支持,不首先让他们信服中医,只能是一句空话!
        说个不恰当的比方,当年那些打着气功旗号的“大师”们为什么会大行其道?就是因为他们为高层的一些领导服务过,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如此而已!
        很明显,那些大师们并不正当的事业尚且能充分利用政权的力量,作为国粹的中医为什么不不能呢?
        假如,象三七先生等能够联合国内中医精英,积极主动地为党政领导、人大、政协以及民主人士服务,为他们以及他们的家属治疗目前医院不能治疗的疾病,进而通过他们首先在上层打开局面,赢得他们的在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并不是难事。这样,起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舆论一边倒的被动局面。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官员,多为既得利益者所用,而且不给好处难办事,能指望他们?
        其实,这就多虑了!能够为他们、他们的家人或朋友解除病苦,这就是金钱买不到的好处,而且,如果排除公职角色,我们的干部们,作为一个公民的时候,绝大多数是好人。为了民族的利益,为什么不能主动去寻求他们的支持呢?
        在中国,哪种文化的昌盛不是首先昌盛于上层?
        激动之余,信笔胡诌,诸位莫怪!
       
        附:网易论坛今天发的两个帖子:

http://bbs4.news.163。com/scientific/43,91.html

我说中医药-——发展与棒杀!!!!!!!

http://bbs.163。com/shishi/2744597,169.html

中医伪科学反科学骗术揭秘 (ZT)
以上网址敬请复制,勿直接点击

[ Last edited by 紫元斋主 on 2006/10/16 at 15:53 ]
-----------老实说是因为医院+西医太黑,经常要钱不要命,劳苦大众多转中医,"它们"慌了!!!!
-----------贴子好象被删了
没看到!

卫生部要是取缔中医..............
我就不想做中国人了,耻辱!!!

想起了八九十年代,一批所谓文化精英鼓吹的<河殇>(主要就是说:黄河文明已死,代表西方的蓝色大海才是正宗)  怎么养出的这帮东西
应该满足他们的需要,让那些主张取缔中医的人,长黄毛,蓝眼,一嘴鸟语,祖宗变成老外,永远脱离大陆,那他们不乐的屁颠屁颠屁颠的.
-----------我当然是崇尚中医的,希望中医能发扬光大,中国人个个身体强壮.倘若中医能有那一天,就能迎来中国文化的真正复兴.(而不是象现在,被西方认可的,被西方理论认可的才提出来)
可是仔细想想,中医提倡天人合一,与世和谐.崇尚道化.
可是现在和以后的世界必然是尚利而非尚义,(邵子说,尚义天下治,尚利天下乱.)
尚利与中医主旨相背.这个大趋势如果不变的话,中医也不太可能被发扬光大,
从黄帝炎帝传下的中国文化也不可能真正复兴,可悲!
不知道三皇作卦时有没有为他们的后人算过这一卦,中国文明将何去何从
真要奉了西方的正塑?
也许,中国文化,或者中医要等到老外认可了才能发扬吧,可是那被改过的榆荚,和那被标准化的太极拳,还能保留多少精华呢?

希望我的猜测是错误的,希望有一天,人人尚义而非尚利.天下大同,恢复羲黄之治.
舍此,也看不到什么希望
-----------我连接的帖子不是被删除了,而自动连接不完整,我马上把超级连接删除估计就可以了。
另外,可以复制全部网址,再在浏览器打开,那样就好了!
谢谢诸位!
-----------无需过虑,几千年民族的文化不是这样弱不禁风的,既然已经不做宰相了,精研细修我爱之中华医学,治病救人于水火便是。

         为医者更应收心养性,不使相火妄动,天地自然,自然。。。

[ Last edited by 医如羿 on 2006/10/16 at 18:57 ]
-----------对于百姓来说,有疗效就会信任。现在关键是好的中医太少了,一般的庸医在毁坏自己声誉的同时也把中医的名声搞臭了。从鲁迅写的文章里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在很早就有了,要不然现在的西医为何能深入人心?
-----------阿弥陀佛,佛法尚有破灭之日,何况是区区世间法了。
中医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坎坎坷坷,这一次又算得了什么呢?
天作孽有可为,自作孽不可活啊!
中医术是中华瑰宝,上苍若是体念我炎黄子孙的话,任何邪说都动摇不了她的!
放心学习吧,莫让这门绝学失传,才是我等重任。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谢谢大家
我不是学医的。
崇尚中医、热爱国学,虽悲天悯人,但才疏学浅。
楼上说得有道理,但是,任何一种文化出现危机的时候,也需要热爱她的人去主动维护,主动反击攻击她的人,这也是天地之“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吧?
我还是认为中医精英应该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主动履行挽救中医的神圣职责,这也是大慈悲的体现!
-----------光说支持有麽用?指望考试?指望医院?指望那句中西医并存?

声明的意思就是:“不赚钱的行业,不取缔你们就够客气了”!

黄老先生说了“一病之作,古今如一”(意思是这样)
只要这一点不变,只要有人在,中医应该没事
大不了改名叫韩医、日医、美医、德医。。。。。。
相关文章
 论颜色轻重
 乌龙摆尾法
 《道之虚与戒之实》
 加减清膈化痰丸(《松崖医径》卷下)
 梅花散(《喉科紫珍集·补遗》。)
 唇口上生疮第五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