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正本清源:“医不出门”是医疗服务的绊脚石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全国人大代表近日调研广州社区医疗服务时,对“医不出门”的医规深感担忧。坐诊坐医虽然方便了医疗管理,但有违传统的医疗服务作风和社区医疗的实际需要,无视群众疾苦,是时候该改一改了。

  按现行《执业医师法》规定,在医院注册的医生只能在医院行医。换言之,除非是出车急救等特殊情况,院外行医难逃违规之责。这使社区医生上门为患者服务时战战兢兢,一般限于换药、推拿等“安全”项目,连针也不敢打,生怕出现医疗纠纷时,因超出“在医院行医”的规定而要承担全部责任。

  我国中医有悬壶济世的传统,这一方式是与出门行医紧密联系一起的,虽然时代变了,但群众对家门就医的需求依然存在,某些患者还显得特别迫切。“医不出门”的医政,除了方便医疗管理外,实在找不出其他非如此不可的理由,在国外也十分罕见。事实上,“医不出门”的规定,已对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群众看病治病,带来不少负面影响。比如,私人诊所难以发展,而在香港,八成以上的诊所都是私人开设,小病小痛的医治十分方便;药店不许医生坐堂(不久前深圳已明文开禁),而中医坐堂为我国民众千百年来所喜闻乐见,这一民间医疗的消失,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看病难”。把行医圈定于医院,对目前官商化的医风医德和不正常医患关系的形成,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社区医疗有特定的服务人群,老年病、慢性病和常见病患者占了相当比例,他们大多行动不便,疗程较长,普遍希望设置家庭病床或上门服务。如果上门服务无法可依,社区医院依然固守坐诊坐医,就没有多少优势和特色可言。目前社区医疗建设正如火如荼,期望能成为医改的一大重点和突破点,而落后于时代需求的“医不出门”,必将成为医疗服务的绊脚石,非彻底废除不可。
相关文章
 中医自学学习指导
 高血压自我疗法记录报道
 硫黄丸(《千金翼》卷十七。)
 [原创]民间草药三十种毒性草药歌括
 解肌蠲暑饮(《秋疟指南》卷一。)
 八仙丹(《御药院方》卷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