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先生:您好!
拜读了您的两篇大作,受益良多,引起我很多思考,也有不少不同见解。细致地交流,只有等待未来深谈,现在简述如下:
中医是一类特殊的养生治病方法,不同于西医,也不同于解剖分析。中医不是一种方法,自身就百花齐放,就如同自然界的动物与植物,各有千秋,没有规范化的标准。
退一步说,即使规范了,中医只有一种解释了、一种说法,就像西医一样很有指南作准则,那么,面对一样的一群患者,疗效就会都一样吗?是可以预测必然的、准确的结果吗?不会的。
人体是自组织很强大的复杂有机体,药可以奏效,针可有功,按摩、气功、食疗、心理等,哪一个“完全无效”呢?哪一个只是干扰因素呢?能排除吗?
关键是对人的认识仍然有“智障”需要破除,而不是破中医理论体系,不是要中医尽快规范,而是要各显其能,全面发展。
以上浅见,仅供参考,也可批判。
此致敬礼! 2010、8
先生好:
我们的理解是:中医的术与道是一以贯之的,道应该能指导术,术应该能反映道,而道是唯一并规范的,应放之四海而皆准,术是丰富而多样化的,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医的术很多,现在已经在医疗体制之外普遍地推广和应用着。但中医的道究竟是怎样,大家至今还在争论不休,无法取得共识,以致 “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 的难堪依然存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家都没有跳出某个框子,都在瞎子摸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人充满哲理的诗应能给我们以某种启示。
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打破僵化的传统思维框框,对中医的道进行深沉发现并严格规范,同时对反映中医道的术主要从民间加以发掘并通过学院进行普及推广。我们坚决反对任何理由和形式的中医西医化,但是竭力鼓励中医开放心胸与时俱进。
你对传统中医所做的捍卫和普及性工作在某个特定时期是非常必要的,其成绩有目共睹,我们一直表示充分的尊重和敬佩。只是,中医不能老是那个老态龙钟一副不死不活的样子,否则中医总让人敬而远之或鄙夷不屑,无论你怎样捍卫和科普于中医本身都是无补于事徒劳无功的。
我现在已就任北京翰林职业研修学院中医中药传承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学院师资的选拔、教材的确定和教学工作的安排,有完全的办学自主权。学制5年,本科。第一学年除了开“生命现象与疾病原理”、“三通中医理论”“中医古代史”、“中医现代史”和中医经典读诵等课程,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习国学(包括中国哲学、中国宗教在内)和古典诗词文赋、琴棋书画,以沉淀传统文化的底蕴;第二学年除了开重组的中医诊断学、中医急救学、中医药物学、中医配方学等课程,主要就是不断地邀请民间中医人来传教,同时学习现代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常识。第三学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今后从事的涉医方向,具体分临床专业(包括大内科、皮外骨伤科、高级护理科、医用气功科、针推外治科等)、管理专业、传播专业、经营专业等课程,分别从体制内外选择师承老师带教。第四年在师承老师代教同时,重点突击国家执业医师、护师、药师、教师等必考科目,以便毕业后参加相应考试。第五年全部独立上临床并准备毕业论文。总之,我们试图把传承学院的学生们作为大师级人物来培养,他们毕业以后将代表当代中医的最高水平。
目前,学院的招生工作已接近尾声,到时我们将邀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教委等有关领导以及体制内部分学者和体制外部分民间高人出席我院隆重的开学典礼,见证数百学生一齐向祖先和国人宣誓的宏大场面,希望你有机会也能来参加,我们将作为特邀贵宾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