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正式倡导“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这一开放的新举,在中医界反响如何呢?
有利于缓解名中医服务“供不应求”的矛盾
“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我非常拥护,非常赞成。”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医专家田耀洲教授爽快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田耀洲告诉记者,他一周上两个半天的专家门诊,每次专家门诊都要看六七十号病人,需要连续作战5个小时左右,感到很累,长时间候诊的患者也很累。“如果有名望的专家能够自己开诊所或个体行医,患者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就可以到诊所看,而不必都挤到大医院。同时,这些专家也可以‘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实现医患双赢。”
据了解,当下,有名望的中医大夫,每周一般只能上两三次专家门诊,多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年富力强的孙伟是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在5月27日上午的专家门诊中,他前后接诊了80多名患者,从上午7:45一直看到下午1:15。孙伟告诉记者,一个上午接诊那么多患者实属无奈:患者来一趟不容易,如果限号,相当一部分患者就得再跑一趟。在名老中医“一号难求”的省中医院,甚至出现“
黄牛”倒卖“专家号”牟利的现象。
有识之士指出,解决优质中医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不能仅靠大医院“扩张”这一招,而应考虑“开源”,即增加优质中医网点,适度分流病人。“政府鼓励有名望的中医专家开诊所或个体行医,是一条具有开拓意义的新思路,很有实践价值。”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医界人士不约而同地表达了此意。
提升“国粹”影响力的务实之举
“中医是国家瑰宝,近年却有萎缩倾向,政府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一方面有利于百姓享受优质中医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大中医自身的影响力。”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药局局长吴坤平从宏观视角解说了中医新政的意义。
近年来,中医萎缩或西医化现象日益引人关注。一些“重量级”的中医院,检查、诊断、治疗手段等越来越西医化,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诊病手段则越来越被“边缘化”。按规定,中医药的收入要占中医院业务收入的70%,实际上相当一部分中医院中医药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不到50%。究其原因,既有无奈的成分,如公立中医院普遍缺乏正常的运行经费,不得不依靠高精尖的检查治疗手段“创收”,导致中医特色弱化,中医药阵地缩小;也与中医机构面对挑战未能找到一条切合自身规律的发展路径有密切关系。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朱佳、省第二中医院党委书记宋起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保持自身的特色优势,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如今,政府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非常有利于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朝着“小而专”“小而优”、“小而强”的方向努力,而不必去跟西医院比设备、比开刀,在多元的办医格局中扩大中医影响力。
新举“叫座”还有待制度突破政策配套
尽管“叫好”的声音很多,然而从操作的层面看,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有医院表示,想开诊所或个体行医可以,那你得先辞职。否则,医生“脚踩两只船”既会分流掉医院一部分病人,也会给医院管理增加难度,哪个医院领导愿意做这样的“赔本买卖”呢?
“如果开私人诊所的代价是先辞职,估计没几个人响应。因为医生毕竟是知识分子,对名声和学术前途都比较看重,而离开大医院,这两样东西都会受损。如果为了‘利’而必须牺牲‘名’,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愿意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医专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据了解,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医生多是自由职业者,“诊所+医院”的行医模式比较普遍,即既开私人诊所,又到大医院兼职,“脚踩两只船”。而在我们国家,医生都是“单位人”,“脚踩两只船”的做法一般很难被单位所接受。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现有的观念、体制没有突破,上述新政很难落到实处,或许应者寥寥。
紧张的医患关系对个人开诊所也很不利。现在,伴随着医患纠纷产生的“高价索赔”,令许多医院
头痛不已。“个人开诊所一旦出点事情,没有单位帮你扛,更不容易招架。”一位医院管理者如此直言。
相关的政策也有待配套。现在病人大多有医保,如果患者到小诊所看病而不准报销,也会影响中医专家个体行医的热情。
(记者:蒋廷玉)
来源: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