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家荟萃:杂谈《孟子梁惠王上》三续:孟子的养生之道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作者: 罗大伦
话说上一讲,讲到梁惠王向孟子倾诉自己的苦恼,于是孟子对梁惠王谈论了天人合一的道理,结果最后却告诉梁惠王,这只是王道的初级阶段。梁惠王估计差点晕过去——差得太远了,就此,孟子接着教育梁惠王。这还是《孟子》里面《梁惠王三》的内容。面对着梁惠王既沮丧又有点小期望的目光,孟子接着教育他:“要努力啊,老梁,你要记住,老百姓家里五亩田的宅地,如果在房前屋后种上桑树,会怎么样?告诉你,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暖暖呼呼的丝棉袄了!如果让这些老百姓按时饲养鸡、猪和狗一类家畜,那又会怎么样?答案是:那么七十岁的人就有香喷喷的肉吃了!”
  闻此梁惠王本能地咽了口唾液。孟子接着说:“我们接着再设想一下,如果让老百姓种一百亩的田地,您别打扰他们种田的农时,结果又会怎样?这样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另外,如果我们搞好学校教育,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怕磨破嘴皮子、不怕他们耳朵生茧子地反复向年轻人讲授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这又会怎样?告诉你,这样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辛劳地工作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梁惠王听得亦是神往,眯起了眼睛。孟子接着教育:“你想啊,如果您的地盘里的老人,七十岁的老人都穿上特暖呵的丝棉袄,火锅里面都涮着肉,特幸福地唱着歌,到了这个份儿上,却还不能统一天下的,您觉着这事儿它可能吗?”(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听罢,也幸福地笑了,仿佛此情此景就在眼前,他不知道,再过三又二分之一秒,孟子将对他进行一番毫不留情的痛斥,就在这番训斥来临之前,趁着这有个短短的时间空隙,我们暂时放下即将倒霉的老梁,先把孟子前面讲的话再理解一遍吧。一般注家讲的意思,我都给写在前面了,就是孟子告诉梁惠王要种地,种桑树,养猪,办学,等等,那么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有的,孟老先生的话都是有含义的,古人讲话言简意赅,必须仔细体会,这些内容体会好了,对我们大有益处。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孟子讲的这番内容,什么种地养猪的,和前面讲过的内容,那些什么捕鱼、伐木材的,这两部分内容不重复吗?为什么他要讲两大段这么重复的内容呢?这个问题基本没人关注过,我给大家剥开了讲。孟老先生讲的这两部分,还真不是一个内容。上一讲我们讲过的,孟子告诉梁惠王,要让百姓按节令种地,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去捕鱼,要按照季节去山里砍树等,孟子认为,这是王道的初级阶段。这部分内容,和今天讲的只有一部分是重复的,就是按照节令种地,其他的内容,截然不同。不同在哪里呢?原来,前面讲的什么捕鱼砍树的,都是外在的,对自然环境的,是一种对大自然索取的,保持最低的生活状态的。这种状态是这样的,饿了,到河里去抓两条鱼,冷了,去山里砍点柴火烧烧,这种情况是被动的,要靠大自然吃饭,只要我们尊重大自然,有个天人合一的观念,对大自然开发要节制,不要透支,这样,我们保持一个初级的生活状态没有问题,所以孟子说这是王道之始。而今天讲的这段,什么种桑树,养猪养狗等,这与前面讲的则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这讲的是内在的,讲的是我们自己要主动建立的生活系统,讲的是通过建立自给自足的系统,建立一个精细的内在系统,可以让自己生活得更加稳定。这里面,孟子讲“五亩之宅”,可以种桑树,这个五亩之宅,古代解释的比较多,大致讲的是古人分配田地那是有规矩的,一般是一个农夫,要分配给田地一百亩,然后再分配给公田十亩,然后再分配给两亩半的地,这两亩半用来在田边盖房子,为的是照顾农田方便,在干活的季节,比如春夏这个季节,就在这里住,然后再分配两亩半的地在城池里盖房子,为的是冬天的时候住。这两个两亩半的房子,加在一起,就是“五亩之宅”,这在古代文献里面记载的比较多,所以当时孟子一讲,梁惠王是明白的,今天我们要反复解释了。要按照这个标准,春秋时期搞的是公租房制度,或者相当于现在农民的“宅基地”,总之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是基本解决了的,而且还比较滋润,后来到了战国,给搞乱了,所以梁惠王一定会汗颜。孟子说这样的房子,周围种上桑树,基本年龄大的老百姓就可以穿上好衣服了。大家看,这就是自给自足的系统了,但是这个系统是非常节制的,只在五亩的住宅旁种桑树,解决穿衣的问题。然后孟子告诉梁惠王,养些“鸡豚狗彘之畜”,同时要“无失其时”,这个“时”,指的是繁殖生长的节律,豚是猪,但是是小猪,中医里面有种病,叫“奔豚”,东汉时的《伤寒杂病论》就论述过这种问题,它指的是有种症状,就是患者觉得有股气,从腹中而起,向上奔涌,直冲咽喉,像是一个小猪在跑一样,这里用的就是这个“豚”字,说的是一股气,没有用别的字,这一般是水湿之邪较重,阴气上冲而导致的,一般用温阳通脉镇逆的方法来调理。而彘也是猪,指的是大猪,所以豚和彘不一样。孟子这么讲,意思是牲畜要保证他们长大,按照规律养殖,这样老百姓就能够有肉吃了,这个与河里面捞的鱼不一样,河一旦干旱,鱼就少了,可是饲养的家畜,这个是有保证的肉食。所以大家看到了,孟子前面讲的是外在的生活环境,后面讲的是内在的,自我供给系统,在孟子看来,内在的更加难搞,更复杂,这是高一级的操作,这个搞好了,生活会很稳定。这是一种古人的系统观,外在的东西很重要,但是,内在的更加重要,我们调整好内在的,就可以更加好地调整我们的生活。这个道理很深,如果不懂这个,我们会很痛苦,比如,很多人不想怎么调整自己,这个调整是有技巧的,是要学习的,可是大家觉得这个不重要,不需要学习。他们认为外在的环境才重要,所以,一但遇到环境不好,就很悲摧,比如很多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整天抱怨:就业很难,大环境不好等等,我观察这种情况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大家都说越来越难,可是,我与企业的管理者交流后却发现,大家都向我反应,现在招人特别难,几乎很难找到合适的毕业生。比如,我看到一个硕士毕业生到一个企业,领导让这学生送一个文件去主管部门,这学生认为自己硕士毕业,居然让自己送信,于是就当着领导的面把文件往桌子上摔,然后摔门而去,如此种种,最后单位终于无法忍受,辞退了这个硕士毕业生。有的领导向我抱怨,招收了相关专业的学生,本以为可以培养,可是来了要求提了很多,工资待遇什么的,结果一看工作,这位什么都不会,难道大学时光都用来谈恋爱了不成?怎么连最基本的都不会?结局是领导很苦闷。这是两三年前的事儿了,这样下来,这两年基本很少有人向我抱怨了,我一问才知道,这些公司人力资源的都有经验了:绝对不招应届毕业的,这是心照不宣的原则,谁招谁吃不了兜着走。敢情人家不招了。其实,这也是我们教育部门的悲剧,我们教的到底是学生们在工作中需要的吗?或者我们教完了学生会应用吗?都是问题。但是客观地说,这种情况学生们的心态不正确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没有修炼自己的意图。我只是拿这个举例子,这样的事儿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很多这种情况,所以要学习古人的智慧,是先把自己的内在调整好,结果发现,周围的环境就随之改变,由严酷变为和煦,为什么?因为您自己改变了。那天看乔布斯传记,这位老乔说:“我根本就不重视市场调研,没有用,关键是要做好你自己的产品,做到极致,市场就会跟着你走的”。老乔这个东西是跟日本人学的,他的师傅是日本的僧人,练禅修的内容之一就是这个修心,所以他明白这个意思,就是做好自己,然后你会发现外界原来风霜雪雨的环境,居然变为春光明媚。同样是学中医,很多中医学子整天抱怨工作不好找,没有出路,于是不认真学,有朋友向我反应,一个中医院校的毕业班,毕业后做中医的,只有几个人了,其余的改行了,卖药了,干什么的都有。我当时学习时是不管这个,就是在家里自己学,买了五书架的中医书,闷在家里天天看,十来年不出去旅游,上厕所都看,散步时兜里没有本书觉得少了什么。然后出来四顾,原来中医前途好得很,无数的单位需要你,倒是我自己拒绝了人家,我觉得中医有无数的工作可以做,有无数的工作需要做,简直做不完,怎么会没有工作?我周围很多同学都是这样,读博士的时候刻苦读书,我在博士三年里面,没有一个同学说我们晚上出去喝酒,三年没有这样的情况,只是毕业了才喝了几顿酒。大家见面问的话都是:“最近治什么患者了?有什么经验心得?”、“最近看什么书了?有什么心得?”在食堂吃饭时谈论的都是治病的经验,所以这些同学修炼好了自己,等到毕业了,很快就都患者如云了,各门诊都争着聘请出诊,哪有闲着的?所以,你内在的东西有多少,决定了周围的环境的氛围。可是,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会很苦闷,总觉得上天不公,社会欠了自己的,一肚子的冤枉,还无处发泄,这种人情绪会好吗?不会,这种人最后身体的健康一定会出问题,您再想想,这种情况吃药管事儿吗?我觉得不大管事儿,因为情绪无法改善,所以身体总是会问题多多。我遇到的很多身体不好的朋友,其实这些情绪因素导致的疾病居多,很多人都是因为周遭环境不好,导致郁闷而病,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古人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看清主次,走出困局。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羡鱼”羡急了,就会情绪不佳,难免陷入“羡慕、嫉妒、恨”的思维轨迹,这样最终一定导致疾病,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这样恨到死也还是没有鱼,不如修炼自己,织好了鱼网,何愁无鱼?所以,这是古人的内外观,古人告诉我们内在更重要,这些内容,像孟子这样的思想大师人家心里都是明了的,所以人家讲的话里,处处有所体现,所以,如果不把孟子的话放在这样一些系统里面,您确实还真不容易了解这位高人讲的到底是什么,我随手看了基本注解《孟子》的书,基本都是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思想解释得不足。综上所述,孟子这两段农业生产的话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对外,要节制,尽量少索取;对内,要有条理地丰富,修炼内在。我们接着往下讲,人家孟子先讲了外在的内容,这是治国的初级阶段,然后讲了调整内在的系统,这是稍微高级的阶段,那么,大家不禁要问:“难道,有好衣服穿了,可是在火锅里面涮肉了,有鱼吃,有肉吃,这样国家就能治理好了?”还真不是,这只是温饱而已,如果把这个做为目标,会出大问题的。孟子这些篇都是有连续性的,人家上来就说了,要先仁义,然后才是利益。所以,孟子在这里也强调了,温饱之上,必须讲的是道德。所以,孟子在讲了“天人合一”、讲了内在系统之后,人家最后落的重点,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意思是要对老百姓的道德思想进行引领教育,让他们明白孝悌的道理,“申”是什么意思?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讲就是“申”了,这样,老人就不会在路上劳累地为生活奔波了。这样,老百姓“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自然国家就强盛了。这里面,关键是这个“寒”字,一般都认为是寒冷的意思,可是这不对应,比如“衣帛食肉”和种桑树养猪狗鸡对应,“不饥”与种粮对应,这个“不寒”怎么与孝悌的教育对应呢?所以,这个“寒”字,我认为是“凄凉”的意思为妥。“黎民不饥不寒”的意思是老百姓能吃饱,又有幸福感的意思。这是孟子特别重视的,也是儒家特别重视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子的思想是先让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但是同时要解决思想精神领域的修养问题。以前我们不大懂这个事儿,可是现在我们看到了,这个问题没有做好的严重后果,我们仔细想想,从小到大,有什么途径受到这些德育的内容的教育,我估计只有小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们要正直、善良、勇敢、团结、积极、向上,等上了幼儿园,开始开发智力了,就不大管这事儿了,上了小学,开始分数第一了,上了中学,要为高考做准备,上了大学,突然遇到了大撒把,没人管了,走上社会,更没有跟您讲了,基本都是要您做到最快、最高、最好、最赚钱、最高职位等等。最后培养得大家一听道德,都躲着走,觉得特傻——谁学谁吃亏。这样的结果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兜里有钱了,可是我们还是感觉不幸福,我们周遭的一切充满威胁,大家在互相害,食物里面什么都敢摻,我们基本不知道什么是可以吃的了,连管理者都很困惑,卫生部到现在还没有研究出如何识别地沟油,正向社会征集方法呢。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用蒙牛这个企业做反面例子,这个企业还真配合,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我提供新的事例,这两天又被查出含强致癌物,估计他们没懂这个道理,还会持续地配合下去。好在,政府高瞻远瞩,发现这个问题了,于是现在开始强调道德思想的建设,国家开了大会,提出要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这是好事。所以,孟子讲的是非常深刻的,在让老百姓富裕的同时,必须同时要对其精神道德进行提升,如果不做这个工作,则会“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生于公元前三百多年,到现在两千多年了,两千年,日月星辰斗转星移,时间漫长,但是,他的话还是那么有益,而且,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迷失的时候,再看看他的话,会发现更加有益。这样,我们总结一下,孟老先生前面告诉我们的内容,就是第一,对外要有节制地索取;第二,对内,要有条理地丰富,修炼内在;第三:提高精神修养。这既是孟老先生讲给梁惠王的治国三部曲,也是教给我们的人生修炼三部曲,我们每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三点,我们的人生会幸福很多,会对社会有用很多,会丰盛很多。后面,因为梁惠王做得实在不好,打了不及格的分数,被孟老先生毫不留情地痛斥,惨不忍睹,这个我们下一次再讲。
相关文章
 小女孩每吃凉的食物,或稍微感受凉气就咳嗽
 桂蜡丸(《圣济总录》卷一四○。)
 气喘第九
 去年重灸关元后疤痕处现还能炙吗
 产难方二十四首
 脾肾阴虚型胃下垂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