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劝病良言:《蒋门马:修心养性经验谈》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我个性直爽,直言直语,年轻气盛,又有点愤世嫉俗,因此常得罪人;我又很敏感,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来,尤其容易冲动生气发怒,性子又急,脾气实在不是太好。再加上有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身心互相影响,这个坏脾气似乎极难控制或克服。
    后来我读了一些书,明白了一个道理。一是我自己,一是我身外的世界。身外的世界无论怎样,它是不会因为我个人的好恶而发生改变的,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自己、和我对外界的看法。眞正影响我们幸福快乐与否的,其实并不是外界的人事物,而是我们对外界人事物的看法。能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看法,就能改变我们的生活。通过观察思考和反省,我又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许多平常的道理,其实人们都懂,但人们纵然明白了,也极少会付之于行动,总是把明白的道理与自己的身心言行分为二截。我当时立下决心,要把悟得的道理付之于自己的身心行动。于是我就先在心中为每一件事判别:是非、善恶、邪正,然后只做我认为正确的、该做的事,凡不对的、不该做的事,我就坚决不做,而且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做起。说来也怪,就这么简单,但眞的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我立卽觉得自己与以前不一样了。
    大约一个月后,我感觉自己变得心平气和多了,遇事也较有理智,不再那么容易冲动了。后来我又学习道儒佛三家的修养法,我将学到的理法与自己的一言一行和起心动念相结合,身心慢慢发生变化。眞的是奇怪得很,我以前不明白的许多道理觉得浅显了,不知如何处理的世事逐渐得心应手,待人接物也变得圆通,说话不再高昂急促,内心也不再急躁,大多能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我以前有点自卑,至此也变得十分自信。同事们说,我简直是换了一个人。
    后来由于外缘的影响和工夫的松弛,身心素质明显下降。修心养性,不进则退!
█ 明理第一
    无论是平常做人,还是希圣希贤修道,穷理明理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且也最不容易。读书思考、寻师访友、观察体悟,以求穷理明理,虽有个进展,但永远没有尽头。所谓修道,就是修心,“心卽是道”。要修炼好这一颗心,一要辨明道理,并付之于行动,还要讲究方法,尤重反省内察,所谓“只求诸己,不求诸人”;二要身心功夫结合,因为身心互相影响。降心伏气齐头并进,则易见功效。
█ 洗心第二
    身体脏了,感觉不舒服,我们就洗澡,洗完澡后,眞的是浑身舒畅。可是当我们心中感觉不舒服时,怎么就没想到: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灵脏了,也需要清洗?
    什么是我们心灵中的污垢?受这个肉体的制约,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生活于人为的环境之中,受习俗的潜移默化、文化教育的无形束缚,知识学问、思想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心灵的污垢。“不识庐山眞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切身感受到了这些污垢,纔谈得上洗心,也纔谈得上眞正的明理,否则,难矣。
    譬如我想专心读书或入睡,可周围总是有嚣杂的声音,令我无法专心或入睡,有时越想越觉得这声音烦人、制造噪音的人可恶。但要求周围的人不发出声音,势有不能,也干涉了别人的自由,太过于霸道。回想自己一边读书一边听音乐时,不是感觉挺舒服的吗?但旁人却说:烦死了,这么难听的音乐!看来关键不在于声音本身,而在于对这个声音的感受。一个声音,我或者喜欢它接受它,或者厌恶它拒绝它,喜者愈喜,恶者愈恶。人事亦同于此。令我厌恶的噪音固然让我感觉不舒服,令我无法专心读书或入睡,是我心灵的灰尘污垢;我自己播放的音乐,虽然我自己喜欢,如果同样不能令我专心读书或入睡,也一样是我心灵的灰尘污垢。我一边放着音乐一边又能专心读书或入睡的时候,其实我的心根本不在音乐而在读书或入睡,只是最初的那一念诱导或暗示罢了。外界的声音与我的内心,就象是外物与镜子的关系。任外物媸妍善恶纷沓而至,镜子总是任其来去自由,毫不罣碍,毫不沾滞,总是光明莹彻。无论美丑,稍有沾滞,卽成污垢。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无论做什么事,我只专心做我自己想做该做的事,至于外界的声音或其它因素,就毫不挂怀在意了,自觉无往而不相宜,无入而不自得。
█ 除过第三
    对于我们自己身心上的缺点不足,我们应该深刻反省自己,把自己的缺点过错一件件找出来,勇敢地正视自己丑陋邪恶的一面,并坚决予以根除。看到别人有缺点过错,我们也要反省内察,“见不贤则内自省”,往往也正是我们自己的缺点过错。我们的日常言行如果不反省内察,视听言动也就这样平常过去。但一反省内察,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视听言动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总会有觉察,譬如当我们生气发怒时,我们就知道或觉察到自己在生气发怒。这个时候,如果再反省内察,还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其实此时此刻,我们的内心根本没有生气发怒,一点儿都没有!想一想,这是什么状态?能不能保持?其实,不单是视听言动我们能觉察,就连每一个起心动念我们自己都知道。每一个正念邪念善念恶念起来,我们自己都立卽知道,不过一晃就过去了,故态复萌,普通的人就是这样。这一觉察,可以说是修心炼心的最大关键。“纔动卽觉,觉之卽无”,“念起是病,不续是药”,这是最上乘的方法。其次,当正念善念生起时,就要扩充,并立卽付之于行动;当邪念恶念发动时,就要立卽消灭,绝对不可付之于行动,并立卽提起正念,以正理自解自劝,遣散邪念恶念。最低劣的方法是强力克制,因为妄念没有斩草除根,日积月累,后患无穷。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的过错缺点必然有反省不到的地方,这时就需要有人指出来,我们再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尤其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仇敌,他们往往会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最害怕让别人知道的缺点过错,我们应当虚心接受,勇于改过。只有虚心,如一只桶,里面空空的,纔能装东西;我们先有成见,就如桶里已经装满了,别人就有再好的东西,我们也无法接纳了。
    在平常无事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经常设想种种会令自己的缺点爆发出来的特定情境,然后从理论上明确自己当时应该如何言行——如我在凭空设想令人气愤的事情时,心中就会很生气,这时以理自劝自解,就会感觉好多了——以后在现实生活中再碰到类似的情形,自然较易处理了。
    日常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固当未事绸缪,谋定而后动,更当事来则应,事过不留,任万事万物纷纭来前,我只一心不乱,随事而应,循理而行,不起爱憎,自得心胸洒脱,一尘不染,身体亦会因此而不至于太疲累。
█ 真诚第四
    人际交往,最贵眞诚相待。可想想平生所交往的人中,有谁对自己是最眞诚的?父母、夫妻、儿女、兄弟姐妹、师长、朋友,都难免欺骗自己,眞觉得天下之大,无一人可靠!但我们扪心自问:我对谁是最眞诚的?我就从来没有欺骗过自己?知对不能行,知错还要做,给自己找借口,我对自己都不是最眞诚,还会对谁最眞诚?自欺欺人,又哪里来的眞诚?若要别人对我眞诚,先要我对别人眞诚;若要我对别人眞诚,先要我对自己眞诚。根本只是:不自欺。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自己最清楚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是为公的还是自私的,但大多一霎时流于私欲,天理良心立卽被淹没,虚伪欺诈习以为常,人世从此不得安宁。不自欺,只在念头起处下工夫:是邪恶自私的念头,立刻消灭,绝对不可做;是善良为公的念头,要保持,并付之于行动。一直这么做下去,最终只有天理良心,没有半点私心杂念,也就达到了“克念作圣”、“至诚”的境界;《中庸》上说“诚则明矣”,又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连无知觉的金石都能为精诚所感动,这世上还会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 扩充度量第五
    人生在世,如意事少,不如意事多,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居八九”。究其原因,只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人生世事变幻莫测,男女老少各不相同,怎么可能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如果事事计较,忧愁烦恼,人活着岂不是太累了?为什么就不能放宽胸怀、安心接受不如意的人事?要想人世间的多少纷争仇恨,只是因为一时不能接受忍耐所致。难道退让一步、受一点委曲侮辱就那么了不得,以至于要不惜一切代价以避免?为什么我们总是只看到别人的不是,而不能反省自己有什么不对?若能设身处地、善体人情,世上谁是不可相处之人?若能通达事理,天下哪有不可能之事?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宇宙之广,何物不容?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器量胸襟就这么褊狭窄小呢?《尚书》中说:“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陈白沙说:“若无天度量,怎得圣胚胎?”
  人际交往,难免会有不如意事或矛盾冲突。遇到时,如果细细检点反省自己的言行,总会发现,卽使对方确实一无是处,但自己亦难脱干系,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至少亦是自己没能妥善处理好这一关系。譬如自己上当受骗,至少也是自己不能慧眼识破,遇事不够细心。又如明知对方无理取闹,我却恃强争胜,眼看对方怒火中烧,我却火上加油,不能以柔克刚、顺应人情,能不起冲突吗?只知一意孤行,一定要见是非对错,不能设身处地、善体人情、善解人意,不能理解包容原谅他人,亦见得自己的胸襟褊狭,不能大肚能容。凡有矛盾冲突或不如意事,不计他人的是非对错,只是眞心诚意地挑剔自己的不足,必能于“通情达理”四字有更深刻的体悟。若能善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际关系自当无在而不通达。
█ 自强第六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子说:“自胜者强。”自强就是胜过自己,不是胜过别人。人人都想胜过别人,必然竞争,竞争难免不择手段,勾心斗角,弄虚作假,陷人坑人,人际没有一日平静,内心也没有一天安宁,害己又害人,可人们为什么就是不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人人都想胜过自己,当然只看见自己的缺点不足,哪里还会有坑人害人争竞的心?要自强,也不是一时性起,发愤图强;一旦热情消退,意志懈怠,也就半途而废。地球的自转若是忽快忽慢,毫无规律,忽而有昼无夜,忽而有夜无昼,世上万事万物岂不乱套?只是日日如此,从不停息。一天不反省自己待人处事言语行为的过失,一天没有缺点过错可改,一天没有进步,就如同少吃了一顿饭、没有睡觉一样。只是天天这样,没有间断,自强不息,自然日趋完善,已立于不败之地,哪里还会有谁能胜过我呢?持之以恒的秘密,也在于此。
█ 养气第七
    说起来就这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还眞是非下大决心不可!又况视听言动、起心动念都能卽时觉察了,但瞬间又恢复常态,这里除了要有明理的工夫之外,还须要有养气的工夫。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一般养气有素的人,浮躁之气逐渐消散,正气常存,心念自然坚定。没有养气工夫的人,就在浮躁之气的冲动之下,心念虽然能够觉知,却不能保守,自然随波逐浪,故态复萌。但是养气工夫好的人也有问题。有时外缘触动,因为明理功夫欠缺、心性功夫不够,怒气激发正气,力量非常强大,功夫越好,这股力量就越大,心中虽然能够觉察,但根本控制不住。曾听说有养气功夫非常好的人,就在一次大怒后不久卽去世,实在是非常危险又非常可惜的事。
    “炼心伏气,道在其中!”
    以上只是粗略的介绍,仅供参考。此外还可参看王阳明《传习录》、高濂《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黄元吉《乐育堂语录》、青华老人《唱道眞言》、阳道生《眞诠》、王栖云《盘山语录》、袁了凡《了凡四训》。(终)
-----------写的不错,受用了。
-----------不错、不错!很好、很好!
-----------写的真好!修心养性是一辈子要学习的!尤其浮躁之气漫延时。
相关文章
 桃红丸(《活幼口议》卷二十。)
 [原创]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金花散(《普济方》卷三六九。)
 经方的独奏
 湿痰流注奇方(《疡医大全》卷二十九引赵若
 转贴: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 逐步解决看病难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