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您好。久闻大名。这是我的脉诊总结,请予以指导。阴阳子于地藏菩萨圣诞日
摘 要:本文探讨了一些临证常见脉象,并将其归类。
关键词:中医脉诊;上脉;中脉;下脉
中医脉诊是中医四诊中最具代表性和争议的诊断方法。由于其难以掌握,传世甚少,加之历代文人的修饰润色,使之成了中医玄学的一大罪证。
医者,意也。因为脉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部分,所以完全取决于医者的决断和态度。在古代民风淳朴、极其尊重知识分子的时代,病家多能坦然接受。而现代社会人类在竞争、危机意识支配下,希冀清楚知道个中缘由以保护自己。这是对医家的全新要求。加之对比西医理论上的指标标准,对中医个体认识上的差异,造成众说纷纭,褒贬有加。所以,中医不能表述或表述不同的部分,很自然地就成了现代科学取笑和否定的依据。
中医的可持续发展和走向世界,必须要完善很多东西,特别是中医核心理论、临床诊断处置标准以及中药使用标准部分。这是培养一般中医师的基本条件。当然,中医的高层次部分(即大医)还是有其特殊性的,主要在于医者自身的机缘、悟性和修为。近代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一席话“中医是一种有意无意的骗子”当可成为中医从业者奋进的动力,藉此督促尤其是适合现代人类思维认知水平的中医理论的完善。
笔者自学习中医以来,一直探讨如何规避对中医不良影响的观念。鉴于笔者一直研究三元思维方法,所以在中医的经络、养生、诊断用药理论等各个方面均多有思索。中医号脉是争议颇大的领域,更加需要进一步继承和总结。经近几年的学以致用,在临证过程中总结了些许常用标志性中医脉诊经验,今提出供同行交流指正。至于其达与不达,则未敢言也。
1、上部脉诊部分(上脉)上部脉诊是按照古人脉经“三部九侯”而分。上部脉诊涵盖头部、上肢、颈部乃至胸部疾患,涉及脏腑为心肺。
1.1小飞脉 小飞脉是在上部脉向上延伸的脉象。笔者临证时常用于判断心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异常情况。因其斜飞向上并隆起表现,故暂名之。小飞脉在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效果突出,诊断
头痛头晕方面准确。其中左手内向斜飞表明冠状动脉硬化,右手内向斜飞代表脑部血管供血减少。临证时可根据其整齐、大小、滑涩与否判断轻重。
1.2团状脉团状脉是在上部脉下半部分的脉象。由于团状脉的出现频率很高,所以要重视。笔者临证时常用于判断肺心病、心肌缺血、
心肌炎、肺部积液、感染、
肺癌以及心部积液等情况。因其触之如团,故暂名之。临证时可根据其厚薄、软硬、大小、走向判断疾病轻重。团状脉与医书记载濡脉类似。
1.3沉弱小脉沉弱小脉是代表心肺动力——气不足的标志脉象。常见于虚证患者。临证时常见气短乏力患者。有时与小飞脉同时出现,可以综合判断血压的高低、病症的虚实。
2、
中部脉诊部分(中脉)中部脉诊按照古人脉经“三部九侯”所分。中部脉诊涵盖腹部疾患,涉及脏腑为肝、胆、脾、胃。
2.1弦脉弦脉在中部脉诊中是常见之脉。因其状若琴弦,条分缕晰,故名之。笔者临证时常用于判断
肝胃不和等情志性和气机性疾病。诊断率极高。弦脉在古医书中常有涉及,辨识容易。临证时有双手中部弦脉、左手弦脉、右手弦脉、通关弦脉、细弦脉、浮弦脉之分等。
2.2凹陷脉(芤脉)凹陷脉是指号脉时中按、重按出现空虚似无的征象。古籍脉书上记为芤脉。临证时常用于诊断胃气不足、脾虚、血亏等虚证,容易识别。
2.3凸起脉(实体脉) 是中脉脉诊中代表实质病邪的主要脉象。因其高于其他脉象,凸起易寻而暂名之。与古脉经书籍中所述大脉类似,亦称为实体脉。临证时常用其诊断
肝硬化、
脂肪肝、
肝囊肿、胃腑积滞、
急性胃炎等疾病。在技术细节上注意形状、大小、厚度、上下之分。
2.4细点脉 细点出现有整体和局部之分。触之如细线,间杂点滞样。整体上包含虚性气滞,左中脉下部分为胆囊炎,右中脉出现细点脉为十二指肠溃疡病变。炎症越急则其脉越急,需细心揣摩。
3、
下部脉诊部分(下脉)下部脉诊当然也是按照古人“三部九侯”而分。涵盖范围主要为腹腔、下阴部、下肢和腰尾椎病变,涉及肾阴、肾阳(命门)和大、小肠。
3.1沉脉沉脉在下部脉诊中出现频率最高。沉脉是指轻按不得,中、重按可及。代表肾的阴阳盛衰水平。沉脉在临床上容易变化,不能简单认定沉脉就是恶象。严重的患者出现沉弱似无脉象,即重按亦无脉象。沉似无脉象多代表妇科疾病,也并非说明人之将亡征象,须综合判断。
3.2濡滑脉 濡滑脉常见于下部脉,其状似
棉花且涌动有加。该脉用于诊断妇科疾病甚验。濡滑脉多代表妇女月经来潮,以左手为主。如果濡滑且成片,则为卵巢囊肿可能性大,左手代表病为左侧,右手为右侧。
3.3石状脉 石状脉是指摸之略硬如石,成片成点。多用于诊断一些痼疾,如腰椎病变、结石和妇科疾病。出现在右手下部成点状多为腰椎突出,成片出现多为腰肌劳损、输卵管不通,左侧代表左边,右侧代表右边。
3.4异滑脉异滑脉是指脉象似细流水一闪而过,但是却与其他脉象不同步。古代脉经中言:滑脉者主孕也。实质上临证时常滑脉与点脉同时出现,且其节律与其他脉不同步,错位而出,似多出一脉,此为真孕脉。男性出现多为小便异常。
脉象是定阴阳、寒热、虚实的大纲,诸如大小、浮沉、迟数等。诊断程序上尊重男左女右的提法,但并不拘泥。诊断的步骤首断浮沉表里,次断迟数寒热,其次大小虚实,最后分左右上中下三部九侯以辨阴阳。诊脉之法须宁神定志,调匀呼吸,轻取重取力度分别,左右探寻大小识真,上下滑行气机畅通,局部化圆洞清虚实。
以上所列脉象是笔者常用技法,出于古人而不泥古,非书面只言片语所可定局。脉经之灵验,岂可尽言哉。中医脉诊是一个三元工程,须病家配合、医者用心、脉象显示。所谓执其两端,用意在中也。但是决不能唯脉诊单独断病,须舌诊、问诊、望诊共同参酌。
上述经验乃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专家指正为盼。
-----------我一定好好学习后再谈看此文体会。谢谢您发给我学习!
-----------学习了。---上部外斜多鼻眼部病,新病
荨麻疹(浮小滑泡状)右细弦略浮为咽候病,沉弱小右多为肺气不足,左多多为心血瘀滞。中部左沉实重度脂脂肝,沉弦硬多为肝硬化,聚也多为脂肪肝,聚弦为兼肝部炎症,----我认为宏观脉对治疗意义更大,从脉气脉血脉管及脉管与脉周的情况综合考量才能作出宏观诊断,再作治疗,如唯脉无症用的虚,郁(左右,上下,来去,至止,及浮沉曲直断省聚散点边),瘀及水脉湿脉痰脉,来区分脉不失是一种值得学习的一种好方法,掌握这些脉要,也就找到了治病的大方向,因中西医病种太多,单从脉来分辨各病名太难。我也在学王老师的脉学,受益非浅,我也想能把脉-病-治联起来但我不能做到,只能慢慢学习王老师及大贤的经验了。
[
本帖最后由 ulyddfff 于 2010/9/12 10:41 编辑 www.med126.com/rencai/]
-----------过奖了!!!我只是个自学多年中医,热爱中医的老汉。
-----------本人对中医知之甚少,只知道寸关尺,不知道上中下部脉,特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