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从《金匮要略·痰饮病》谈饮水与痰饮的形成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金匮要略·痰饮病》12条称:“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对痰饮的病因病机予以扼要阐述。然对其“饮水多”、“食少饮多”等简约之词,历来理解颇较单纯,未能真正揭示仲景对其病因的实质性含义。
  用“动词加名词”解“饮水” 把原文浅释后可以理解为:“有病的人,喝的水太多,必然会突然引发喘急胀满;凡是进食量少而喝水量多的人,会造成水饮停聚在胃脘。严重的发为心悸,较轻的会引起气短表现。”这里把两个“饮”字和一个“食”字,都作动词使用,以致形成“喝水多”是导致痰饮发生的原因。历来注家及近年诸多专著,多从此说。的确,某些病人特别是脾胃虚弱者,如果大量饮入水液,或可造成一时性的水积病患,也可因脾胃不运而水停为饮邪,自然也是痰饮的成因之一。然而,仲景对痰饮病因仅此简单认识吗?
  用“病证性名词”解“饮水” 把病人所患的疾病理解为饮病或水病:“病人患有饮病或水湿性疾病,常会忽然发作喘息胀满的症状;凡是脾胃虚弱所致进食较少、机体水饮邪气又较多的病人,都会使水浊停聚胃脘,严重时可发生心悸病,轻微时常引起气短病。”经文的病人,既可理解为素有痰饮的患者,也可理解为脾阳失运或其它脏腑疾病之人。验之临床,每见哮喘、肺胀等肺气肿、肺心病患者,由于素体水饮停蓄,因而常会暴作喘息咳嗽,这自然与水饮射肺相关。严重者因水饮凌心而心悸不宁,普通者也以短气为主要表现。此解把“饮”和“水”解释为病人原有病机,把“食少”解为临床症状,而二者皆为名词,故使经文另显新意。
  从两个角度解条文 单纯以“喝水”或“病证”理解“饮水”,都不能表达经文所阐述的至理。只有把二者综合分析,方能较为完整地揭示仲景关于痰饮病机的内涵和外延。
  1.摄水过多是痰饮病的重要病因:任何疾病状态下,都会使机体抗病力消减或下降,此时如果大量摄入水液,超过自身适应能力,水湿就会停蓄而引发痰饮;对于邪盛阻气等实证者,或脾虚失运、气虚失宣、阳虚失温等病人,若再饮入大量之水,均可导致水湿停运而引发痰饮。
  2.实证病人摄水过多,也是痰饮的重要病因:经文的病人,既言痰饮病人,也包括其他病人。在邪实情况下,适当饮水,有助驱邪。若超其适度,反而增加抗邪负担,以致水湿停蓄而发为痰饮。
  3. 虚证病人摄水过多,也是痰饮的重要病因:以阳虚、气虚为主而致肺失宣降、脾失运化、肾失蒸化、三焦失于通调,都能使水湿滞留而引发痰饮。而虚证的形成,则又与邪实久羁、劳倦过度、情志失畅、饥饱不调等因素关系至密。经文的“食少”,既可是疾病时(如脾虚)的纳入不良,也可是条件所限而造成的进食不足。“饮多”,同样既可是喝水过多,也可是饮邪水湿过多。“食少饮多”,当然是痰饮的病因;而正虚的“食少饮多”,不仅是痰饮的病因,也是痰饮加重、加剧的原因。
  仲景简约的“饮水多”和“食少饮多”条文,深刻地道出了痰饮的病因病机。其暗含着诸如感受外邪、饮食不当、劳欲所伤、情怀抑郁、久病迁延等引发痰饮的诸多病因在内。
-----------相当有见地!一字之解,使原文朗朗若风吹云,不过兄弟以为先一个饮字作水饮解,后一个饮字作饮水解,似乎更顺畅一些,白话如下:
如果病人体内水饮过多,容易出现突然的喘满症状。凡是饮食较少的病人(说明脾胃较弱)饮水过多,(水液不易被气化)则容易使水饮停于心下,严重的悸,稍轻的短气。
不知当否,请梁兄指教!
-----------如果是这样,该怎么办呢?
相关文章
 白糖泡米酒治疗内伤
 初生着噤第十一
 鹿角胶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眼闭症胎赤眼血眼(胎症。)
 阴虚阳亢证
 小儿泄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