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如何提高针灸疗效——读《灵柩.终始》有感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如何提高针灸疗效——读《灵柩.终始》有感

         现在针灸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很大的推广,然而,在我们的各中医院里,不管是二甲还三甲的中医院,针灸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而且萎缩到只能治疗某些痛症的地步。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我们走进中医院了解一下就会知道。中医院的针灸师们,基本上不讲手法,而是在穴位扎针后,钳上“针灸机”,够钟即出针。如果这样的针法,也能保证良好的疗效,那么,这个针灸机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因为它不但缓解了医生的劳动强度,而且为医生释放出宝贵的时间,可惜事实并非如此。而且我认为,针灸疗效的萎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用机器代替人工手法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相信,我们的中医学院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们,应该对经络穴位是了如指掌的。在辨证选穴上,我想也不会有太大的过失,之所以疗效不显,关键在于手法的缺失!只有通过适当的手法,激发内气(针感)来达到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所谓“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是也。而这种“得气”,是人体自身的“内气”,不是能用机器产生的电流可以代替的。所以,我认为,要想提高针灸的疗效,就非在针灸手法上大下功夫不可。
在有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并精通经络穴位学的前提下,要使针灸获得满意的疗效,关键在于针法。在《黄帝内经》中,强调针法的篇章比比皆是,《灵枢.终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本篇在开篇就说:“凡刺之道,毕于终始”,在《根结》篇中也说:“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正因为“终始”如此重要,岐伯要黄帝(以《内经》的形式判定)在传于后世时,要发“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天殃”的毒誓。希望各位后学者,也要严格遵守此誓言!下面谈谈我对《终始》的一点浅薄认识。
终始者,就是以阴阳、经脉为纪。本篇中的阴阳,主要是指脏腑,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经脉就按“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进行表里两经的阴阳交接。以肺和大肠为例:“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即受气于五脏)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于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受气于四末),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灵枢.经脉》)。由此可以知道,阴经是先从所属之脏开始(受气),然后按各自一定的经脉路线,走向四肢。而阳经则是先在四肢末端,接其所属表里之阴经之气,再沿着各自的经脉路线运行,形成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脏腑表里关系。这在手三阳和手三阴经中的运行是相一至的。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足三阴和足三阳经中,好象就不合乎此例。因为“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胸腹”,不是应该说,足三阳(胃、胆、膀胱)受气于头,足三阴(脾、肝、肾)受气于四末吗?这又如何解释呢?这的确是很茅盾,我也迷茫很久。直到看完武当山道医祝华英的《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一书,才豁然开朗。祝道长在一次获得“胎息”的练功中发现,手足三阴三阳的运动,都是呈左右相反的运行着,即当左手的三阴经从胸走手的同时,右手三阴则从手走胸;当左足三阴从足走腹的同时,右足三阴则从腹走足。手足之三阳亦如此。以此看来,经文:“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主要是讲了经脉大循环的走向。即从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胞-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再回到手太阴肺,周而复始,如环无端。而经文:“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主要讲的是脏腑表里的关系,即五脏属阴在里,六腑属阳在表。
知道“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并不是指经脉的起止,而是脏腑的表里关系。那么,经文接下来说的“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里的“迎”“随”之补泻法,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针尖迎着经脉来的方向为泻,顺着经脉去的方向为补。在很多的针灸书籍中,是这样认为的,就是说针手三阴经的腧穴,针尖向手指方向就叫“随”,为补;针尖向肩方向就叫“迎”,为泻。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对持针之法明确指出:“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那么,“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的补泻法是如何的呢?那就是要凭脉气来定,这就是终始之要!难怪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正因为针道之要,在于终始,而终始则以经脉为纪,所以,要想学好针灸,提高疗效,就必须会诊脉。这也是为什么在《终始》篇中,用那么大的篇幅来论脉的原因。好,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经文,学脉诊吧。
经曰:“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气血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阳明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以上经文,告诉我们是如果根据人迎及脉口的比较,得出病于何经及其针刺的方法。可是,现在有几人用这一脉诊法呢?几乎看不到!为什么世人将先肾前圣所倚重,要“血为盟”方可得传的“秘法”弃之不用呢?难道现在的医生,都象扁一样,掌握了“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了吗?从事实上看是不可能的。多为医圣张仲景所批评的:“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跗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之现象。如此下去,我真担心“针道咸绝”!希望各位中医人,引以为戒。
最后,将《终始》篇的一句在理解上有出入的经文,和大家讨论。就是在各种补泻的刺法上都要达到的要求:“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这句经文,因在断句上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释。一种为:“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另一种为:“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
问题:1、除了上面的两种断句法,你认为还可以有另外的断法吗?
2究竟哪种断法及解释才合乎经旨呢?敬请大家讨论,发表宝贵意见!
附《灵柩.终始》原文: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天殃。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一盛,泻足厥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中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阳明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yin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yin泆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阴盛则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三脉动于足大趾之间,必审其虚实,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虚而徐之,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
    膺俞中膺,背俞中背,肩膊虚者,取之上。
    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补须一方实深取之,虚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
    刺诸痛者,其脉皆实。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
    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
    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牑,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
    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
    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yin泆,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目系绝,一日半则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得通而终。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喜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先生讲的很好,可是“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的补泻法是如何的呢?在文中并未讲明,敬请说明
-----------不错,有道理。

    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的补泻法是如何的呢?那就是要凭脉气来定,这就是终始之要!难怪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正因为针道之要,在于终始,而终始则以经脉为纪,所以,要想学好针灸,提高疗效,就必须会诊脉。
相关文章
 陈皮半夏汤(《瘴疟指南》卷下。)
 搐药不卧散(《普济方》卷一一五引《瑞竹堂
 [原创]中医药正确的发展道路
 草龙胆散(《活幼心书》卷下。)
 药酒方 请同道帮忙看下
 胡荽子散(《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