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气功导引:打坐修甚麼?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打坐採用或雙盤或單盤都是佛家的修練方式
可這在修甚麼
借用南懷謹先生的話
為初學者釋疑
以下摘錄南先生「禪海蠡測」一書中有關修「定」的部份章節。禪宗又稱心宗雖屬佛家,但今日道家已吸收了很多禪宗的內容,初學者不妨將全書看完,很有參考價值。
    南先生云:佛說戒定慧,為三無漏學。即定言定,實為戒慧二法之中心,且亦為全部佛法修證實驗之基礎;蓋由定而使戒體莊嚴,慧發通明,八萬四千方便法門,皆乘定力而入菩提果海,各宗修法,皆定所攝。惟定並非專指跏趺坐(俗稱打坐)而言,坐與行住臥等,各為四威儀之一,且坐有多種姿勢,修定門中,約為七十二種;諸佛所說,以跏趺坐為最殊勝。跏趺坐中,既得定已,而後於行住臥中鍛鍊如一,乃至應事接物,定力不失,方為堅固。以此證取菩提,如攀枝取果,無不得心應手;然知見不正不徹,修法易歧,攝其理趣法要,略陳端緒,廣探其奧,須遍習諸經論,尤於禪觀等經,如天臺止觀,密宗法要等學,祥為會通。
南先生云:佛法教人,由博地凡夫而至成佛,以教理行果為其一定次第。教須由多聞而堅此信,理須由思而解,行果須由修慧而證得。僅事佛學解詮註疏於義理之間,終如數他人財寶,非自我家珍。故學佛行人,應取知行合一,努力修證,佛法非僅是一種學術思想,乃離於思議,重在證得,實超科學哲學之一大實驗事也。學佛行人,動斥魔外之學為非,殊不知魔外之道,皆從定中而誤入歧途。矯枉過甚,嫉惡如仇,安知彼之視我,亦不猶我之視彼哉!況戒定慧三學,為佛遺教之準則。戒德非定難圓,定慧非戒不發。佛經讚嘆定德者,亦至多矣。和哉?心如渙散,所持之戒,祇乃相似。心一境界,戒德莊嚴,相用俱足。心空境寂,戒體現前,智慧自發。「淨土」之持名念佛,「天臺」之止觀雙運,「禪宗」之觀心參究,「密乘」之觀想持明,莊嚴法界澄觀,唯識現量趣入,凡此等等,理雖罄竹難書,而其入門方法,要皆已擇善而固執,由一門而深入,莫非以定為柱杖,理入於事為梯航也。若不以之求,狂心未歇,自云為正見知見者,不知其可矣!欲修禪定,須廣讀大小乘及諸禪定經論,及天臺唯識密乘等法要,茲不繁引。
-----------「心經」很多中國人不管修佛、修道或不修佛也不修道都喜歡「唸」,全真教還把「心經」列為「全真三經」之一
談到靜坐
順便再看看「心經」的境界
「心經」開頭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開頭就告訴大家,「心經」不是用來「唸」的,是要「行」,而「心經」說的是甚麼呢?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的境界,這境界是要「實修」才能達到。南懷瑾先生曾一再告誡大家「佛經不是用來唸的,是要身證的」
    再來是「照見五蘊皆空」
    後面是「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就要說到「腦α波」,腦α波產生的源頭在哪呢?在大腦的「視丘」,「視丘」是人類五官(視、聽、嗅、味及觸覺)信號進入大腦皮層作解調分析之分配站。所以練功初期由於會激發「腦α波」,致有人會產生幻覺、幻音等,都是「視丘」與「腦α波」被激發的關係;練功到後來進入「腦α波」為「零」,就是「無眼耳鼻舌身意」了。
    這練的到嗎?當然;有人練到嗎?個人見過就有兩位,就是前帖提及的「五龍門余雪鴻先生」與「文始派王德槐先生」
-----------南师「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书中说到:
「三花聚顶」的景象:静坐到达精化为气的阶段,奇经八脉的通畅情况,犹如以往所说,已一步步获得了证实。从此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此时,唯一还有感觉的便是头脑的反应。再渐渐的静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现象。到此忽然会进入几同完全忘我的境界,只有头顶「泥洹宫」「百会穴」部分,感觉如天窗的开启,如阳光的透射,豁然开朗而呈现无比的清凉之感。犹如乘虚而下的一股清虚之气,下降而遍洒及于全身。道家所谓「醍醐灌顶」,便是形容这种境界。
「五气朝元」的景象:由于以上所讲「三花聚顶」景象的呈现,或者在同一时间,或在稍息之后,忽然感觉呼吸之气自然完全停止,周身棉软,不藉后天的呼吸而温暖怡适,平时所谓的内呼吸(丹田的呼吸)这时也自然的停止了。只是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偶然的需要极其轻微的呼吸一次。此时有如在风和日丽的景象中,微风不动,水波不兴,身心内外,天地人物,无一而非安于「中和」的本位,更不知道有我身的存在或无我身的存在,这些平时的感觉和思想,统统都自然地去得无影无踪了。
-----------逸湘先生怎么不写下去了啊?非常好的帖子呢,居然没有人回复,太可惜了。建议逸湘先生再介绍一下站桩和打坐在理论和世间方面的异同吧。期待ing!!!
-----------
原帖由 hzpomelo 于 2008/1/29 12:42 发表
逸湘先生怎么不写下去了啊?非常好的帖子呢,居然没有人回复,太可惜了。建议逸湘先生再介绍一下站桩和打坐在理论和世间方面的异同吧。期待ing!!!

沒人有興趣
自然不寫了
-----------
原帖由 逸湘 于 2008/1/29 15:37 发表

沒人有興趣
自然不寫了
.

     太阳不会因为黎民休息而不照耀大地,金子不会因为没人赏识而失去光辉。先生不必理会名相,该干什么干什么,自己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机遇、缘份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每个人身边的,更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今朝一粒种,百年参天松”,明日果,今日因;不求有功于世,但求无悔此生,舍此何求?先生以为如何?
-----------等着呢
-----------其實上面五樓是玩笑話
近來本業較忙
-----------在此要再提醒有意習靜坐的朋友
是佛是道要先分清楚
因為靜坐是"腦"的鍛鍊
南師在"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中提到
"有關佛家修習靜坐(禪定)的書籍,又必須與全部佛學的教理相融會,才能相應。"
同理
若修"道家",也必須與全部道家的教理相融會,才能相應。
若否
是會有危險的
西方科學已針對"禪"修與腦的關係做了許多研究
南師的書中也收有一篇
初學者慎之
-----------等待中。。。。。多谢!
相关文章
 拔罐之后,右腿委中出了果冻,左边在脊柱左侧
 亲身体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奇疗法
 人参散(《圣惠》卷八十一)
 血清素、五-羟色胺(5-HT)
 台湾名老中医推荐书单
 上来就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