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吴医汇讲》的文献学价值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吴医汇讲》的文献学价值


    《吴医汇讲》,清代唐笠山(大烈)撰辑。唐氏为乾隆、嘉庆间苏州名医。当时江南地区,名医荟萃,很有浓厚的学术气氛。唐笠山征集诸家文章,编成《吴医汇讲》,1792~1801年共11卷,每卷合为一本,对乾嘉时期的中医学术繁荣具有相当的作用。今天看来,《吴医汇讲》在中医学发展史中不仅因其学术价值而产生影响,而且在近代史上《吴医汇讲》的文献学价值同样令人瞩目。

    1近代史上第一部医学期刊

    近代期刊的定义为:期刊是一种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每期的版式基本相同,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的顺序编号出版,具有明确的办刊宗旨和一定的读者群体。《吴医汇讲》无疑体现了期刊的基本特点。

    《吴医汇讲》凡例开宗明义就阐述了其学术宗旨:“是集,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之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妇、儿各科,无不缉入;其有人云亦云者,旧籍已繁,兹不复缀”〔本文原文均引自《吴医汇讲》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年)吴门唐氏文心草堂刻本〕。卷中汇集有经典著作的阐发、学术理论的探讨、药物方剂的考证、临床治验的记录等等,叶天士《温证论治》、唐笠山的《摄生杂话》、薛公望的《伤寒辨证歌》、王绳林的《考正古方全量说》、汪瓒公的《虚劳论》、周省吾的《阴阳常度论》等著名的理论著述籍此而流传,从而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影响。以此看来,在乾嘉时期,《吴医汇讲》发挥了“扩充学问之一道”的重要作用。

    《吴医汇讲》的一大特点就是:“凡高论赐光,随到随镌,不分门类,不限卷数,不以年齿先后,亦不以先后寓轩轾,以冀日增月益,可成大观”,故而连续11卷,直至唐氏“选至周省吾先生佳章后,忽抱沉疴,于辛酉岁辞世”〔见唐氏孙庆耆复刊本,嘉庆甲戍(1814年)〕。

    对科技期刊来说,所发表的文章应该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规范性。《吴医汇讲》不仅强调专业学术性,而且一再强调文章的创新性。“是集系聚诸同学各抒心得,析疑赏奇,不袭老生恒谈。”创新是医学论著的核心灵魂,是衡量论著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创,指前人没有做过或没有发表过的,可理解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新,指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故而“人云亦云者,旧籍已繁,兹不复赘。”凡例中明确反对抄袭之作。特别提出抄袭和创新的区别,“其中有泛阅之似乎陈言,而味其立意处,必有几句独开生面之语,不过从头叙述,不得不引旧书之言以为衬,幸勿以剿袭目之。”早在200年前,《吴医汇讲》就揭示了学术期刊的基本特征,代表了祖国医学在办刊思想方面的成熟。

    《吴医汇讲》在强调创新的同时,重视诸家争鸣,故而特别提出了“汇讲”的形式。“各人之趋向不同,集众说以成书,不免或有互异,若存此而去彼,窃恐印定人眼目,非所以云讲也,苟能各通一理,不妨两说并采,惟在阅者之取舍,亦扩充学问致意到也。”指出“汇讲”的意义就在于广集各家、扩充学问,而避免“印定人眼目”,营造出清新、活跃的学术氛围。

    2编定了早期期刊的规范体例

    《吴医汇讲》在文献学上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编定了科技期刊的体例规范,成为祖国医学早期的期刊出版范型,百年之后,医学期刊的体例应该说在基本类型上仍无出其右。

    首先在编排版式上,讲求延续性,“各分版页,不相连属,以便续增”,保证了《吴医汇讲》刊发的延续性。

    其次,《吴医汇讲》的编排体例比较明确规范。例如,对每一位作者,采用了“诸公所著,各于条论之前,分列性号,下注讳号、爵位;如先世所遗旧稿,并注生年卒岁,及令嗣者付梓,略仿小传之意也。”如王云林,“讳家瓒,号缄斋。酏赠文林郎,徐州府学教授。年六十岁,殁于康熙庚寅。此篇系令曾孙绳林授梓。绳林名丙,号朴计,吴县恩贡生,世居包衙前。”王鸣冈,“号床山,国学生,世居十全街。”比较全面反映了作者的一般信息。200年后的国内科技期刊的编排标准、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JCMJE)《生物医学期刊对原稿的统一要求》等对文题页的信息要求,如作者姓名、最高学位及所属机构,就稿件的有关事项负责联系的作者姓名及地址等等与其基本一致。由于卷中提供了当时许多名医的史实,从而也起到了某种医学史的作用。

    再次编者强调对版权的认定。由于凡新作一出,坊间每即翻刻,此弊久延,故而“需认本堂原版,乃得卷以日增,若夫翻刻之本,焉能随补随翻,决非全集,愿诸公辨之”。在200年前提出这样的认知,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

    3明确编辑要义与作用

    《说文》段注:“以丝次第竹简而排列之曰编”;《汉书·艺文志》云:“门人相与辑而论篆,故谓之论语”,故编辑是指集、聚的意思。现代对编辑的内容大多认为在选题、审稿、加工、整理的范畴之中。历史上多认为祖国医学文献整理上多以编为主,完整的编辑意义相对较少。《吴医汇讲》的编撰过程相对突出了编辑在医学文稿刊行中的意义和作用,在医学刊物出版发展上无疑有重要的作用。

    如唐氏编定叶天士《温证论治》一文时,明确了编辑的含义与作用:“所著《温证论治》二十则,乃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一时未加修饰,是以辞多诘屈,语亦稍乱,读者不免晦目。烈不揣冒味,窍以语句少以条达,前后少为移缀,惟使晦者明之;至先生理论之要旨,未敢稍改一字。”这反映了唐氏关于编辑范围的基本见解。

    3.1考订尽善

    考订尽善,说明了撰辑中审稿的重要作用。诚如唐庆耆所云:“采取诸同学高论,……旧存见闻篇什,及诸公送来佳作,……必反复细阅,再商之二三老友,考订尽善。”反映了撰辑者严肃的审稿过程,“缘集行海内,同人之公论系焉,不苟采选”,可见观点的推敲其慎且重,有所取舍。“是以采取者果多,存止者亦复不少”。体现了公正、讲求学术质量的编辑基本要义。

    3.2片善必录

    “片善必录,一艺必庸(用)”是唐氏尊重作者的学术观点的完整体现,撰辑过程中注意保护作品的完整性,不随意删改(指实质性的改动)作者的作品,故而“至先生理论之要旨,未敢稍改一字。”“集中诸作,或有文辞典雅者,亦有简直随俗者,要惟各适其宜,取齐达意而已矣”。

    3.3取其达意

    取其达意,包含了编辑工作中的基本内容。《吴医汇讲》内容丰富、包罗较广。唐氏在撰辑的过程中,明确了编辑的目的是“使晦者明之”。对“未加修饰”之处予以修理,“前后少为移缀,”“语句少为条达”,最终达到“取其达意”的目的。正如朱克柔后序所云:“尤贵采择精当,取舍在我。”从形式到内容上看,《吴医汇讲》对编辑的加工和整理已经比较明确,基本包括:①结构调整,对内容杂乱的部分进行调整;改变结构,将头绪不清、前后脱节之处重新安排,使其条理更加清晰。如文中所说“前后移缀”;②对文中的语法错误、逻辑紊乱、修辞不当,即所谓“辞多诘屈、语亦稍乱”进行纠正。这些对早期编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文献杂志》99年第3期,者:范欣生。转载
相关文章
 小儿推捏方法视频和人体经络动画图ZT
 用生命换来对中医的体验
 木香诃子散(《魏氏家藏方》卷七)
 八卦象数疗法自己治疗眼病
 结胸探秘
 乌金丸(《良朋汇集》卷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