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津城“非遗”申报冷热不均 国医世家竟全部缺席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随着名满海内外的天津“三绝”——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的制作技艺共同“申遗”,日前,天津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已经结束,专家评审即将开始。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此次全市共有89个项目参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选,参评数量超过第一批。一些被市民熟知的传统手工技艺申报积极,数量较多,而民间文学、传统医药等项目则成为薄弱环节,尤其是在传统医药大项中,仅有“达仁堂”等几个项目申报,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知名度的国医世家没有参评。

  
传统“老字号”申报踊跃

  
今年6月,“天津三家传统老字号小吃共同‘申遗’”的消息曾一度成为热点新闻。对于这些家喻户晓的传统天津小吃来说,将其制作工艺申报文化遗产,通过对其制作方式、饮食文化等进行保护,能使其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因此,近年来,“老字号申遗”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此次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中,除“三绝”外,大福来锅巴菜制作技艺、天立独流老醋酿造技艺等也纷纷申报。据介绍,这些项目强调制作技艺,更强调由制作技艺形成的文化空间,这些都与天津市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密不可分。

  
国医世家传人不知“申遗”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范围中设有传统医药项目,但在本次仅有“达仁堂”等几个项目申报,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知名度的国医世家没有参评。

  
天津历来就是国医名家、世家辈出之地,从清末民初在民间口耳相传的张锡纯、王敬斋、哈氏世医、苏氏骨科,到1939年天津名医古今人创办的天津国医学社,都在我国中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今天,本市仍有很多出身世家的中医传人活跃在各大医院,他们使家传的中医诊法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那么,为何这些国医世家的传人无一将家传的中医诊法进行申报呢?长征医院的王启琏先生祖传五代行医,他表示,对于申报“非遗”一事自己并不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也仅限于一些传统的民俗等,不知道中医诊疗方法也可以进行申报。而天津苏氏骨科第八代传人苏宏也告诉记者,他并不清楚中医“申遗”的事情,但他认为,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而它“治未病”理念、养生之道、平衡之道更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应该得到传承和保护。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文化部分别于2007年6月和2008年2月,公布了两批共777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传统医药项目9项,扩展项目5项,传承人18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传统医药项目8项。

  
市民急需普及“非遗”知识

  
除国医世家外,本次非遗申报还存在其他薄弱环节,如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天津风俗有待挖掘与整理;在天津民间文学项目中,在民众中流传很广的哪吒闹海等与天津有关的民间传说还有待进一步实证与考究。这种情况已经引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关注,工作人员表示,这些薄弱环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众对于“申遗”工作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扩大“非遗”知识的普及面与认知度、吸引公众参与成为当务之急。在进一步开展的普查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扩大“非遗”知识的普及面与认知度,让市民感觉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积极参与“非遗”普查申报工作。


稿源: 北方网
相关文章
 麝醋方(《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滑稽啊。。。。。。抗生素毁掉一代中国人
 出痘后细疮如疥难愈论
 寒热
 红花散(《朱氏集验方》卷十)
 当心这样的孕期“保健” 标签: 当心这样的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