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人们得了病往往都去大医院,而忽略了身边的种种中医诊疗方法。近日,记者调查发现,“省时、省力、省心、花钱少”的社区中医医疗服务,多数“叫好不叫座”。是什么原因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服务的发展?卫生部门又将如何解决?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7月31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五一路的五一北社区卫生服务站,一间十几平方米的诊室里,只有两位输液的患者。一张中医坐诊的诊疗桌前空无一人。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负责人王广民告诉记者,去年,
杏花岭区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他们服务站就聘请了一名老中医,开始了中医药服务,可是多半年了,附近的居民来看中医的很少,只是偶尔有几位中老年人过来拔个罐。“有时,一个月中医那块儿只能接十几、二十个诊。”谈起“不叫座”的中医服务,王广民无奈地说:“好
多居民看病只听大夫的名气。不是我们请的中医医术不高,只是这位老中医原先是某军区的军医,附近的居民没有听说过。好多居民宁可大老远去省中研排队挂号,也不来找我们的老中医。据我所知,类似我们服务站的这种情况还有很多,都是因为聘请的中医在服务站没有打出名气。”
与五一北社区卫生服务站对比,敦化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忙碌了许多。只见诊疗室内3名患者正进行着针灸治疗,一名中年男医生拿着针盒在三张病床间来回穿梭,忙得不可开交。“赵大夫,这是我侄子,前两天不知咋的嘴给歪了,你快帮他看看。”家住太钢的王大妈带着侄子来到敦化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手拿针灸盒的大夫赶忙迎了上去。
王大妈口中的“赵大夫”叫赵迎庆,是
傅山研究会的带头人。“上次我家对门的老杨患了脑血栓,手不能动了,舌头都不会打弯儿了,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脱离了危险后,找到赵大夫,赵大夫给针灸了20多天,老杨就好了,不仅手能拿东西了,说话也清楚多了。”王大妈边安顿侄子坐下边说。
“因为我们中心有7位名中医,相对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来说,认可我们医院中医的居民相对多些。但与西医相比,中医的接诊量仍偏低。”敦化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郑主任说。其实,中医药价格便宜、疗效好,普通的药开3天,不过几十元钱。为什么看西医的人仍比看中医的多呢?郑主任分析说:“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中医出师难,导致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因为多年来,中医只靠患者口口相传来做宣传,很受局限。”
为了缓解中医人才的紧缺,让年轻的中医快速、优质地学习到前辈们的学术经验,把老中医的宝贵学术经验能够更好地继承下去,今年4月,我省一批年轻的中医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向老中医学习技艺,并跟随老中医进行临床实践,以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截至目前,太原市已有16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了正规的中医药特色服务。到2010年,我省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都将力争提供优质的中医服务。
本报记者 刘霞 实习生 李丹
来源:三晋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