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中药材“热涨价”背后的冷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最近一年,中药材价格不断攀升。现在,中药材更是一天一个价,而且从目前形势来看,涨价势头还会持续下去。据中国中药协会的监测数据表明,在537种常用药材中,有371种药材的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其中冬虫夏草阿胶西洋参太子参三七牛黄等的涨幅最大。党参从每公斤28元涨到了70元,太子参从每公斤不到200元涨到了近600元,冬三七也已涨至每公斤530元,参类药材的价格,平均翻了一番还多。虽然民众一直高呼中药材贵如黄金、中药材价格“药你命”,但是药材需求量却日渐升高,且势头强劲,大有赶超西药的趋势。

    中药价格缘何节节攀升

    看到上面的数据,所有人都会禁不住发问,中药材涨价为何突然如此惊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找到原因。

    一是社会因素。在中国医药市场,西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担任主角。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关注度逐步提高,中药材额外化学成分少、副作用小的优点日渐受到青睐,‘中药治病治本’的概念深入人心,直接刺激了市场上对中药材的需求;另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健康的守门神,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内涵,间接促使了更多的人选择中药材。
    二是环境因素。2010年,全国很多地方天气干旱,药材种植受到影响,而且近年来自然灾害增多,洪涝、地震等,都造成了中药材减产,市场上中药材供应量减少,因此价格不断攀升。
    三是政策因素。由于政府将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中药应用也从医疗扩大到养生等领域,公众使用量大为增加,供求矛盾突出,导致价格上涨;另外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加大了中药材质量监管力度,不合格药材全部被淘汰,淘汰率升高,致使药材生产成本上升。
    四是热钱涌入。很多资本从房地产、股票、白银等市场撤出,瞄准了中药材这个新的投资途径。

    纵观中药涨价的各方面因素,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社会因素的带动还是政策因素的推动,中药材未来在医药行业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它的流通会发生质的飞跃,市场前景很广阔。
    但是,市场前景越是诱人,往往会招来越多的人抢滩,这其中不免鱼龙混杂,投机倒把者有,囤货炒作大捞一笔者有,望洋兴叹者更是比比皆是,这其中潜在的众多不良因素对中药材涨幅上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
中药材涨价背后的问题不容忽视
    行家都知道,中药材并不是当年采收当年卖,一般都有半年到一两年的库存量,名贵药材更是有2到3年的库存量。而现在市场上中药涨价的速度令人吃惊,大面积缺货导致价格疯长。可以肯定的是,有人在蓄意游资炒作。
    而游资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药商药农的小成本投资,因为看出了中药材必涨的趋势,他们选择几种药材进行投资炒作,这部分游资的特点是资金小、进入快,随进随出;另一种是其他领域的大资金,比如房地产商、煤老板等,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选择了中药材行业。目前看,他们大多采取专业人士操作、协议分红的方式合作,近一两年内这部分游资必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领域的风云变幻。
    长期看,中药材市场有大起必有大落,这种情况下,疯涨的价格不会转化为药农的收益,而是中间这部分投机倒把的人吃尽了好处,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十分有害的。

    对此,发改委已专门发布公告称,将“打击囤积炒作中药材价格的违法行为,努力保持中药材价格的基本稳定”。前几天,发改委限定的20多万公斤的囤积党参已低价抛向市场,5个月后还会有80万公斤党参抛出。但发改委这种手段的使用效果只是短暂的,强制向市场抛售100多万公斤党参,并不能改变行业的整体现状,因为现在中药材价格难以把握,一方面成本在上升,另一方面国家在严格控制价格,很多企业不敢购进,进场怕被套,这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有些药材是进也忧、退亦忧。
    要想消除炒作因素,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让大型中药企业进入医保体系,使其产品的销量得到保证,这样即使中药材价格有所上涨,也能保证药品销售不会有亏空。此外,大型中药制药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药田,即使市场上药农们的收成不好,药企也不会因为中间环节(如收购)多等因素而导致药价成倍上涨。总之,控制中药材价格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也是未来中药材市场正常运转的关键。
    药企如何在困境中立足

    目前,中药材疯狂涨价,而发改委强力遏制药品涨价,夹在中间的中成药企陷入两难之地。一方面,中药材原料紧缺,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政府对药品价格的干涉,又使药品出厂价下降,中成药企有苦说不出。应对目前这种状况,药企纷纷使出不同的“突围”方式。有些企业通过压缩生产,进而减少市场需求;有些企业选择向上游领域进军,自给自供降低成本上涨的影响;有些企业采取高抛低收方式积极囤积中药材;还有部分企业积极转换跑道,进军日化产品。
    但这些方式并非长久之计,市场上药材价格不稳,主要是因为中药材价格波动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因此,对中成药企来说,一个信息化的交易平台至关重要。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和农民都可以了解到药材的供求信息并判定药材未来的价格走向,在时机成熟时还可采用延期交易机制,减少仓储成本,使企业能实现低库存的良性运转。
    针对此问题,前不久,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天士力等国内7家品牌中药企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表示将就“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及种源的建设”、“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研发、培训并对种植户的输入”、“中药原材料的储备与交易平台的构建”“自我保健、科学养生的市场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合作。目的就是要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药材价格、信息透明度等一系列问题,着手打造“药仓”。稍早些时候,丽珠集团、北京同仁堂在陵川县也相继启动了党参种植基地建设。
    因此,药企要想解决目前困扰自身的药材价格问题,还需从源头入手,抱团联合起来,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药仓”。政府也应加大对中药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扶持中药企业发展种植基地。


记者:杨桂雪

来源:医药观察家
-----------中药材行情猛然“退热”

秋意渐浓,又迎来了中国老百姓最看重的滋补时节,各类中药材销售也有望进入一个旺季。但记者连日来走访我市中药材市场却发现,过去两三年曾经疯狂涨价的大部分中药材,今年以来的价格走势却如同凄风惨雨般一路下跌,尤其进入8月份后,以三七、石斛麦冬川芎为首的药材品类,一反常年走势跌得最凶。与此同时,各类中药材的市场销售也不温不火,消费者并没有因为价格下跌而呈现踊跃的购买热情。

  供大于求令中药材身价回落

  2010年,一场以中药材为主角的涨价风波让人始料不及。在中国,几乎无一地方不受波及,其中北京、广东、河北等地影响尤甚。统计显示,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国中药材约八成品种价格上涨,其中太子参、三七、银花、川贝等涨幅大。太子参涨价10倍,加皮涨价5倍,桔梗涨价4倍,涨幅之大,历史罕见,一度被网友戏称为“药你苦”。而中药材价格的直线飙升,也引发出中药材出口缺货、断货等问题。

  气势如虹的涨势,带来的是种植户和投机者的“虎视眈眈”,很快,种植企业的大面积增产以及炒作资金的大量涌入,让中药材行业更加热闹起来。这也为今年中药材行情的大变盘埋下了伏笔。

  “药材开始走下坡路,这是今年业界最明显不过的行情了。”在福田农批经营药材批发的陈老板表示,受今年经济大环境影响,药材市场行情也明显下滑,不少药材品类纷纷降价。“行业内有这样一句话,"药多如草,药少如宝"。一些药材有受到增产因素影响,但大部分还是资金"炒作"后的结果。”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集体回落,前期疯涨的金银花、太子参等药材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以金银花为例,2010年金银花价格曾疯涨至320元/公斤,但如今已跌落至85元/公斤,与2009年的价格相当;而一度高涨至每公斤380元的太子参,现在每公斤不过200元出头。

  对于今年中药材一反大涨态势迅速回落,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前两年中药材频繁涨价,使得炒作者涌入中药材市场,进一步抬高中药材价格,同时中药材种植企业纷纷扩种增产,使得今年不少新增的中药材产能投入市场,加之不少投机者大量囤积的药材也于今年全面放出,使得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中药材价格大幅下跌。

  “天价”三七价格急跌百元

  记者采访发现,综观中药材近期的价格走势,三七是个极富代表性的产品,颇能说明中药材行业的现状问题。

  据悉,在经历前期暴涨行情后,一直领衔涨势的三七价格开始出现松动迹象。进入8月份以来,三七价格更是直跌100元/公斤,呈现大幅跳水局面。值得注意的是,与大部分中药材迅速回落的行情相比,三七价格在此前一直十分坚挺,今年以来还屡创新高。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大量产新造成的供大于求状况,是导致三七此波降价潮的直接原因。

  据了解,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地,全国95%以上的三七均产自这里。2012年云南三七产区种植面积达16万亩左右,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采收面积约5万亩,预计产量可达到850万公斤。如果不出现极端气候和政策因素影响,2013年云南三七种植面积将达到24万亩以上,比2007年翻一番,其中采收面积有6万余亩,产量有可能突破1000万公斤大关,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出现,三七价格下行的趋势将无法避免。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三七近年价格一年比一年好,这个风光的品类也让不少小农户加入到了种植行列,但小户的抗风险能力较低,为趁早换钱多会积极采挖,加上货源的提前上市,成为三七价格下滑的导火索。但真正的主因,还是供给增加了。“药市本来就疲软,大部分药材价格缩水,三七前期的逆势上扬已经不容易,在新货的冲击下,价格出现回调也是意料之中的。”长期经营三七药材销售的肖老板表示,9月中下旬,将有更多三七新货上市,目前已有很多商家不看好后市,纷纷“出逃”了。

  今年8成中药材价格下滑

  与三七药材的情况类似,不少中药材品类几年前都曾达到“一天一个价”的历史巅峰,这使得小农户、房产商、矿老板、上市公司等纷纷介入药材种植。但在坚挺了长达3年的牛市之后,今年的中药材价格开始疯狂跳水,除极少数品种有所上扬外,其余80%以上的品种普遍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据中药材天地网中药综合200指数显示,截至8月10日,该指数为2279.99点,与2010年7月、8月相当,较2011年6月的将近3000点跌去了24%左右。中药材价格已回归到两年前。部分药材如川芎、木香知母白术菊花等等,也被业界看作跌至了“地板价”。对此,相关专家认为,中药材价格下滑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于下游公司来说,药材价格下滑将大大缓解成本压力,有利于铺货营销;但另一方面,对于中药材原料商、尤其是对囤积药材或扩建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公司来说,药材价格下滑将带来存货跌价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

  但有意思的是,中药材的行情在下跌,但市场销量却没有大幅增长。在福田农批等深圳主要的滋补类中药材市场,不少商户纷纷反映销量平常,甚至不如往年。对此,不少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药材价格走低,对于后期扩大药材消费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经历了前期的大涨行情之后,药材价格急需回归理性,中药材行业“退退烧”,未尝不是好事。

  
记者:陈颖

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关文章
 第五节 症瘕
 急孩子为什么发烧
 连归汤(《医学入门》卷八。)
 治疗斑秃药酒二方
 神方夺命丹(《普济方》卷二七五。)
 香参散(《百一》卷一引苏韬光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