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还有多少人看病首先想到去看中医?这个数字不容乐观。昨天,市政协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我市中医事业发展令人忧虑,中医药服务收益低,乡镇村医月收入仅1200元。
普遍现象
西药不见效才来看中医
“医生啊,我这个
咳嗽吃西药吃了两个多月了还没好,没得办法,只好请您用中药调养一下子了。”昨天,在市区某中医科室,记者听到了一位患者这样对医生说。
“我是没有办法才来看中医,中医见效太慢了。”昨天,在市区某中医科室,数位患者对记者表示。
当然,对中医情有独钟的市民也不少,但记者发现,这些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年人群。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表示不信任。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加快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调查和建议》显示,目前社会层面对中医药的宣传普及日趋淡化。中医药是长期经验积累的医学,具有“预防作用独特、毒副作用小、养生功能显著”等优势,如今已被日趋发达的现代医药所忽略和替代。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的高强度,更多的人认为,吃中药不如吃几颗西药、挂两天水来得快。
调研中,一位知名老中医表示,“现在不少病人往往是看过一通西医还不见效才来看中医,试试中医疗效,很悲哀。”而西医的快速发展与中医的传承断档,西医治疗的“短平快”与中医药宣传的不到位,影响了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选择。
人才匮乏
乡镇中医月入千元左右
采访中,基层医院普遍反映农村中医药人才匮乏,乡镇医生中掌握中医药技能的人寥寥无几。
杭集镇卫生服务中心有5位中
医专业的本科生。该中心主任介绍,为招聘人才费尽了心血,年年去招人,年年有人进,但又年年有人走,他为留不住人才伤透脑筋。
“扣除"三金"以后,这几个本科生月收入1000元左右。”昨天下午,杭集镇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介绍。
由于中医药服务收益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待遇低,难以留住人的现象很普遍。
仪征市今年仅有一个乡镇卫生院招到大专院校毕业生。大仪丁冲卫生站村医介绍,其每月收入约1200元,扣除保险后,月收入仅千元。
尴尬现实
中医诊疗量越大收益越低
“还是中药便宜,这么多药,只要百把块钱。”昨天,在四望亭路一家药店,中药柜前一位老人感叹。
众所周知,中医的诊疗费用较低,而对于中医科室而言,这样的情况却很尴尬。“中医"简、便、廉、验"的优势给群众带来实惠,但诊疗量越大,收益却越低,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昨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镇卫生院中医针灸师反映,他一天为40到50位病人针灸,医院收入都不到200多元,还不顶西医开的几盒药。
市政协调研发现,目前情况下,医疗单位尚无力破解靠“以西养中”的重重障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在关注民生的要求下,医疗单位共同面临着“经营性”和“公益性”的矛盾,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为生存和发展讲求效益追求利润,但又要按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向公益性回归。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中医院面临的矛盾冲突更加突出。各中医院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却给医院发展带来制约。
优势比对
保健领域,中医大有可为
“从医疗保健的产业链看,包含了"治未病"、"治已病"和"治末病"三个阶段。目前中医和西医服务都主要集中在"治已病"阶段,这一领域西医竞争力不言而喻。但在"治未病"和"治末病"两个阶段,中医有着自身的优势,如何适应市场和群众的需求还有待研究和实践。”昨天,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王鸣芳认为,目前人民群众已逐步把健康保健放到了普遍关注的位置,在这个领域,中医大有可为。
“扬州目前300多家药品零售单位,只有"众成堂"、"大德生"两家药店开设了中医坐堂诊疗服务,事实证明,这样的现场诊疗效果很好,我建议其他中医药店都可以学习。”昨天,市药监局负责人表示。
市政协调研组则认为,我市应尽快研究下发《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将市中医院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医馆建设”品牌,同时畅通拓宽人才引进和师徒传承的渠道与方式,建立中医药人才智库。
记者:刘冠霖
来源:扬州晚报
-----------期待...............
-----------中医源于民间,本应回归民间,什么国营中医其实是中医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