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转贴专栏:塑化剂欧洲被称为生殖砒霜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扑“塑”迷离塑化剂

  欧洲人谈“塑”色变由来已久。早在1999年,欧盟开始禁止在儿童玩具生产过程中使用所禁止的6种塑化剂。可十几年过后,欧洲环境局发现,家乐福、乐购等超市中所出售的大量玩具和儿童用品中仍含有塑化剂。

  欧洲塑化剂乱象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仍没有研究表明塑化剂对人体是否有害,因而相关规范的出台步伐缓慢。但科研机构紧锣密鼓地研究和推动,非政府组织施压,行业自觉采用替代品,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编译/梁美兰

  “塑”从口入

  一名小学生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思考着什么问题。无意识地,他拿起笔放入口里,开始轻轻咬动上面的橡皮。就在这样司空见惯的场景中,在欧洲被称为“生殖砒霜”的物质正神不知鬼不觉地融化在孩子的唾液里并进入他体内。这就是塑化剂。

  塑化剂存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早晨起床,洗漱时牙刷和杯子很可能渗出塑化剂并悄悄进入体内。在透明度很高的保鲜膜中,塑化剂的含量高得吓人,可以达到45%左右。

  为了研究“塑”从口入的过程,2006年一个德国研究小组的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3名志愿者自愿在48小时里只喝矿泉水不进食。通过尿检发现,在前18个小时里,塑化剂在尿里的含量远大于后30个小时的含量。这表明塑化剂在人体里的主要来源是食物。

  “我们怀疑,食物中的塑化剂来源于加工程序中所接触的塑料制品。”研究小组的组长霍尔格·柯霍称。

  其他研究还表明,置入体内的性趣用品在被使用时,其中含有的塑化剂也会进入人体。怀孕的妇女使用,可能会影响胎儿。

  “塑”毒难证

  塑化剂对生物体的危害很久之前在对怀孕的小白鼠的实验中得以证实。这些食用或过度接触塑化剂白鼠生出的雄性白鼠体内出现睾丸素偏少和性器官短小症状。但一直到2005年,科学家才大量研究该物质是否对人体有类似伤害。

  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研究“不完全男性化”课题的小组通过调查发现,体内塑化剂较多的孕妇所生出男孩的生殖系统发育不正常,性器官短小。但因为样本数太少,该结论被评价为不够有说服力。

  1982年权威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塑化剂的致癌性进行了生物鉴定,其结论是:塑化剂是大鼠和小鼠的致癌物。尽管是否会使人致癌的说法到目前仍争论不休,但由于其存在潜在的致癌嫌疑,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近年来,全世界很多健康机构都在花大力气研究塑化剂对人体的损害,但可惜的是还没有权威的研究结果证明塑化剂对人体到底会造成什么伤害或多严重的伤害。

  爱丁堡大学的一所实验室正在进行一个实验:在雄性小白鼠身上移植了男性生殖器官的一小部分,并给小白鼠喂食少量塑化剂,通过观察小白鼠的性器官发育,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限“塑”有法

  科学研究紧锣密鼓地进行,人们对塑化剂危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同时相关规范的车轮也在滚动,只是速度比较缓慢。

  2010年10月,140个环保组织合力行动并发布报告,抗议一些欧洲销售商出售含有塑化剂等有毒物质的日常塑料用品。该报告是目前研究欧洲塑化剂问题的最新也是最详实的报告。

  1999年,欧盟国家和其他14个欧洲国家禁止在儿童玩具生产过程中使用所禁止的6种塑化剂。

  欧盟在2007年出台“对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或禁用”法案有效执行。该法案的目的是规范超过3000种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法案的出台曾遭遇利益集团的重重阻碍,是欧洲历史上经历了最激烈的游说阶段之后才得以出台的法案之一。除了化学品制造公司极力反对它,连美国前总统小布什都愤然批评称,这样的法案会“闷死”整个跨大西洋(8.39,-0.05,-0.59%)贸易。

  该法案强制化学品制造企业首先严格登记他们希望上市销售的产品,化学品管理局根据规范决定哪些化学品可以进入市场,而哪些应该明令禁止。

  “塑”法难依

  欧洲在管理塑化剂方面走在前列,但也遇到了挑战。

  “对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或禁用”法案中列出的3000多种有害化学物质中有38种属于“极危险物质”,其中就包括塑化剂家族中的4种。

  可法案从2007年出台以来就没有任何修改,即便是其他不在列表里的有毒物质流入消费品市场,相关企业和商家也不会受到惩罚。这让反对者很不满意,他们还要求将更多有害化学品加入“极危险物质”清单。环保主义者和健康运动者称这个清单应该包含356种而不是38种有害物质。

  评估几千种化学物质的危害程度是个巨大的工程,欧洲化学品管理局资源和能力有限。即使是起初规定的38种“极危险物质”要得到完全评估并进行规范使用,也需要数年的时间,有点力不从心。局长吉耶特·丹斯特称,到2014年能做到规范很少的几种有毒物质就很不错了。

  为保护消费者对商品所含化学物质的知情权,欧盟还出台了相关的透明政策,以期保证消费者对化学添加剂的询问渠道通畅。但现实是,在政治说客的压力和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这些政策形同虚设。甚至没什么消费者知道自己还有这方面的知情权。

  “塑”业良心

  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证据越来越多,可化学品行业中很多人否认这是个问题。欧洲塑化剂同业工会的网站上就有这样的声明:欧盟已经表明塑化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普遍伤害。

  该组织主管玛吉·塞卡丽说:“欧洲已经开始转而使用塑化剂家族中更为安全的品种。科学实验一次又一次表明这个品种可安全使用。”

  在科学研究没能证明一些疾病是否与人体内塑化剂含量有关的阶段,欧洲一些环保和健康意识较重的企业自觉采用科学家列出的毒性较小的塑化剂种类。

  但这些所谓的“较安全”的塑化剂,究竟有多安全?同样没有定论。

  欧洲塑化剂在乱象中挣扎,有进步但更多的是迷茫和无奈。在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推动下,规范一步步出台,但由于缺少科研证据,这些规范的合理程度和执行力度令人担忧;采用毒性较小的塑化剂作为替代品,是行业的觉醒和良心使然。

  更重要的是,塑化剂问题是个全球性难题。全世界化工厂每年总共生产600万吨塑化剂。即便欧洲制造商完全停止使用塑化剂,也不能保证市场上不存在塑化剂。

  欧洲环境局官员斯凯伯说:“从国外进口的非玩具类商品如果含有塑化剂,除了在递交给官员的产品说明中会标注这一事实之外,不会被禁止入关。”

  [延伸阅读]

  美国对塑化剂控制严格

  1980年,美国环保署首次将6种塑化剂列入“黑名单”,对其生产、使用制定了严格规定。随着相关研究和社会关注的增加,美国政府颁布了多部塑化剂管控法规条例。如《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安全饮用水法》等。《安全饮用水法》规定,饮用水中塑化剂DEHP含量最高浓度为每升水0.006毫克。

  美国2009年对8种毒性明显的塑化剂加强管控,此次中国“白酒塑化剂风波”中的几种塑化剂也名列其中。在美国职业安全和卫生署的规定中,工作环境每立方米空气中DEHP含量的上限为5毫克。美国环保署等还委托相关研究机构就塑化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及时更新可能危害人类健康的塑化剂“黑名单”。

  不过,尽管严加防范,美国也曾发生过“塑化剂风波”。2011年,美国向中国香港出口的膳食补充剂“医之选——月见草油”样本中就检出含塑化剂。

来源: 潇湘晨报
-----------对自己认真的人太少了,对社会问题,更是无人关心,人口数量的大幅减少不可避免。
-----------警示啊,顶楼主。
-----------深思吧,国人,切切底底的要反思了,我们这么搞的目的是什么,到时一起玩完吧,可喜可贺
-----------今天新浪网上有一篇博文:食品专家说白酒含塑化剂不等于一定有害。看来这位专家有中国特色。
-----------到处都是  饮料里应该最多  没人查呀
相关文章
 名医,是这样气死的
 气瘤
 带脉失约
 自制止泻米糊治疗小儿腹泻
 都市熊的中医感想
 治疗“五十肩”的见解及体会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