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转贴专栏: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村医逐渐取代“巫师”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自从村子里来了年轻村医,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羊物村的老“巫师”余廷和变得清闲了,曾经在当地吃香的“巫蛊医术”渐渐没有了市场。

余廷和今年70岁,年轻时学过一些“鬼神之术”,自称可替人消灾解难,村子里有人生了病,便杀猪、狗、鸡、鹅等家禽“祭神”,请他在家里“作法”。

“小病扛,大病顶,实在不行把巫师请。”长期以来,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由于边远贫困、科学知识匮乏和缺医少药,一些村民确信“周围存在着与人发生某种联系的鬼神给人制造吉凶祸福。”

为了抵抗“鬼神”给人施加影响,像余廷和这样,号称自己能“卜知鬼神”,并能对鬼神施加“巫力”的“巫师”就出现了。

“在我生长的村庄里,一些‘巫师’不仅自称能医病,还可以‘通灵’,其实就是模仿死去的人说话。”丹寨县卫生局副局长莫德能说:“家里若有孩子哭闹不止,会被认为是鬼怪附身,长辈请来‘巫师’,在道路中间钉上木板,全家人一起拜古树、石头,乞求鬼怪快快离去。”

巫师“神通广大”,既可“叫鬼”又可“捉鬼”,他们的“出场费”一次下来起码百元左右,在西部山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迷信“巫师”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是,往往会耽搁病人的最佳医治时间。

“医生和‘巫师’天生是冤家”。这些年,随着中国政府在农村铺设公共卫生服务网进程加快,乡村医生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对于接受过科学医疗技术教育的乡村医生而言,如何博得病患信任成为他们在乡村立足的首要问题。

2000年,村医李春燕来到大塘村,这是贵州省从江县最大的一个苗族村寨,全村500多户人家中,80%以上是苗族,小孩子生病由于得不到科学护理,婴幼儿死亡率一直较高。

李春燕至今还记得,当时一户吴姓人家孩子得了肠炎请巫师来“治病”,恰巧李春燕路过,她问这户人家是相信医学还是“巫术”,主人为难地说两样都相信。李春燕当即为患者作了诊断并开了药,没几天,孩子的病治愈了。

慢慢的,李春燕获得了村民的信任,找“巫师”的人越来越少,来卫生室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经过村医们的不懈努力,落后的求医观念正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乡村医生是农村全天候、廉价、好使的医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村医甚至开始得到“巫师”的信任。

丹寨县实施新农合已经5年多,但余廷和一直不愿参加。去年一天半夜里他身体痛得受不了,不得不找来村医打针、开药,病情很快痊愈。今年余廷和全家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在中国乡村,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不断提高,生一般的疾病花不了多少钱,乡村医生的诊病技术好,卫生室医疗环境设备完善,服务周到,村民生病更愿意找村医。

“丹寨县现有128名村医,他们分布在每一个行政村,把科学的知识普及到各个角落。”莫德能说:“过去丹寨县的上百名‘巫师’,被请去看病的已越来越少。”

记者:李惊亚

来源:新华网
-----------是好是坏暂时不能断言。
相关文章
 请大家谈谈痔疮的中医病机
 对张仲景经方辩证体系的粗浅认识
 产后受凉,腰腿痛,无力,手指关节痛
 穴,清冷渊
 膀胱湿热
 “石鼓夜话”经典学习系列之一——写在《伤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