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685名中国人自杀 自杀成青年死亡第一因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1999年发布的数据,自杀是15~34岁的中国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国日报近期报道也说,自杀已经成为中国20~35岁人死亡的第一原因。西方研究显示:中国青年自杀剧增,每天约有685名中国人自杀,每年大约有25万人自杀,而有自杀企图的人则在250万到350万之间,这其中青年人占据不小的比例。西方研究者称,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缺乏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是中国青年自杀的主要原因。Lahorse是上个月底刚刚故去的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02级学生马镧的网名,是几个月来,第三位自杀的北大学子。他曾以高分从深圳考入北大,成绩优秀,在北大组织社团并任主席。近期在北大内部BBS“北大未名站”上,很多人都在悼念他的自杀离去。通过自杀未遂者事后的回忆以及自杀者留下的遗书,曾有心理学者描述过各种各样的自杀动机:如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通过死后进入天堂以获得人世间得不到的温暖和快乐;牺牲自己使别人过得更为幸福;惩罚自己的罪恶行为,保持自己道德和人格上的完美;作为一种表达自己困境、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的手段等等。有些服毒自杀者甚至声称“仅仅是为了好好睡一觉”。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认为,青少年自杀率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学习生活方面的挫折经受不起。目前中国的青少年整体的抗挫折能力差,这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比较优越有关。据王极盛教授的研究,中国有70%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过分保护,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比如南京某生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找不到考场,她便回家找家长,于是她的母亲又带着她到考场问工作人员,此时已开考近30分钟,工作人员不到5分钟便找到了考场。这表明由于家长的包办代替,造成很多年轻人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30%的家长是过分监督,什么都画地为牢,只能这样,不能那样,这样的孩子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10%就是严厉惩罚,传统的打骂式,这种方式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适应能力差,一种就是暴躁野蛮型。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的承受挫折能力差,适应能力差。王教授说:“80年代生的人,大都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很多人面对风浪束手无策,所以可能会采取极端措施。” “社会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目前媒体整天报道自杀他杀现象,对受众也有感染作用。”网络上也出现了“自杀方式研究”这样转载率非常高的帖子,普通人看来只能聊博一笑,但对于有潜在自杀愿望的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一篇指南。据供职于一家医药信息网站的许先生讲述,他第一次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是在读初三的时候,那是1986年的春天。当时母亲还没去世,但病情一直很严重。他和父亲的关系比较冷淡,如果母亲没了,就意味着将失去绝大多数的家庭温暖。而且他开始喜欢一个同学,特别喜欢,却不知如何表达,只好强自压抑在心里,相当苦闷。再加上升学的压力。于是突然出现
强迫症的症状:锁好门出去时,老觉得屋里的灯没有关,反复开门五六次,其实灯明明是关着的;擦课桌要反反复复擦很长时间。感觉周围人好像是飘着的,眼睛里的东西都虚无飘渺,自己走路也好像飘忽忽的。知道自己很不对劲,但又改变不了,非常痛苦。那种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就不想忍受了。开始琢磨,怎么能结束这种状态,想得最多的是——煤气中毒来个了断。具体干这事儿那天,周六下午,家里没人。但是,不巧的是,没过多久,父亲从医院回来给母亲拿东西,发现他躺在地上。很快就救过来了,为此挨了父亲一顿狠揍。之后升入高中,离开了那个同学,然后母亲病故,同时那种心理疾病的症状也渐渐消失了。但实际上心结并没解开,读研究生时,因为跟导师的关系非常糟,又有过轻生的念头。只是因为年龄大了,也看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开始寻求宣泄出口了。所以虽然闪过这个念头,也没有真正行动。王教授认为,心理危机干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想自杀者从产生想法到采取行动往往有个酝酿过程,只要能让他们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往往就是成功了一半。除了在关键时刻的劝解和干预,王教授还强调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应当注意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抗挫能力;其次是要培养外向型人格;三是要培养应对能力。“社会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干预热线,就会对挽救有自杀想法的人有极大的帮助”。 不过,目前全中国范围内,只有北京、福建、安徽、重庆、四川和浙江开设了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或称“生命热线”)。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目前开设两条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但并不能为所有打电话求助的人提供帮助,囿于资金和人员的限制,目前很多时候因为电话占线而无法被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