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师交流:“名老中医”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1980年,《山东中医学院学报》开辟“名老中医之路”专栏,邀请著名中医学者撰文,回忆治学道路与经验。之后,文章分3辑出版,很受欢迎。笔者反复研读,对97位名老中医的读书经验进行总结,今分为若干专题与同道共享。

“遥想专栏初辟当年,莘莘学子,奔走相告,《学报》一到,先睹为快,笔录手抄,不分昼夜。”这是江西名中医朱炳琳在《到处逢人说凤梧》一文中,对“名老中医之路”专栏的回忆。国医大师邓铁涛这样评价《名老中医之路》这本书:“多姿多彩、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引领成才的好书。是一部20世纪当代名医的‘成才史’,是历史学的新分支;是一部世界独有的中医教育史;也是一本20世纪中医传奇文学。因此,是21世纪青年中医和有志于发扬中医药学的人们的必读之书,是一部值得中医教育家和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深入研究的重要著作。”

  《名老中医之路》共收录100篇文章,涉及97位名医,记录了老一辈著名中医的成才之路、成功之路和成名之路。名老中医成才因素固多,但读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读哪些书?

  笔者以山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名老中医之路》合订本为底本,对97位医家读过的中医书(主要是古籍)进行了统计。97位医家在有关读书的记述中,提及的书共有320种。包括《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这些经典是医家普遍重视的,是学医必读之书。

  再者,名老中医都重视基础。除了经典,如《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等基础性著作也受到普遍重视,明显高于单纯临证著作。但是,多未必善,名老中医认为读书应有重点。抓住重点,反复诵读乃至背诵,再博览群书,是学习中医应注意的。

  背哪些书?

  学习中医不仅要读书,还要背书,这是古今医家成才的共同经验。中医学家刘渡舟先生说:“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名老中医之路》97位医家提及的书目共有320种,其中有41人明确提及应背诵书目,共计37种。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汤头歌诀》、《内经》、《药性赋》、《濒湖脉学》、《难经》、《医学三字经》、《神农本草经》、《医宗金鉴》等书目。

  名老中医不仅提出背诵书目,还多有论及背诵的意义与方法。

  岳美中说:“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

  春华说:“现在看来,趁年轻记忆好,读熟了后来大有用处,这也可说是学习中医最基本的基本功。”

  沈仲圭说:“根据我的经验,年青时要读熟几本书做底子。因年轻记忆力强,一经背诵,便不易忘记,可以终身受益,同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陈鼎三认为:“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关于背诵,名老中医有许多经验,今摘录数则如次:

  任应秋:“我学习经典著作如《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都是二十岁以前读背的,也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基本把它记下来了。”

  方药中:“我用小纸片把要背的东西写上一小段带在身上,反复默念,走到哪里念到哪里,一天能背熟几个小段。”

  哈荔田:“我背书时不用默诵法,而是在僻静处朗朗诵读,俾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之后则在喧闹环境中默忆背过的内容,所谓‘闹中取静’。如此,则不惟能熟记,且能会意。”

  路志正:“先是低吟,即自念自听,吟读数十遍或百遍之数,有若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低吟之后,要逐渐放慢速度,边读边体会文中涵义,所谓‘涵味吟诵’,务求弄懂原文。”

  谢海洲:“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有了熟读乃至重点篇章能够背诵的硬功,博览各家各派,才能抓住重点。老一辈所以能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如数家珍,就是因年轻时下过一番苦功。经典读熟了,以后才有豁然贯通之妙。尤其在青少年时,奠基更为重要。我四岁时,随祖父课徒的学生念些歌赋,虽不理解,念得多了,也就记住了。背,不单纯是记忆的问题,还有加深理解的作用。学习方歌、药物更是如此,不背不成。熟背才能得心应手,口到笔到,熟能生巧……这种背诵的‘童子功’,对学中医的人是必备的。”

  总之,老一代名医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学好中医必须背诵,而且背诵宜早,必须坚持不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是啊!如何理解现在的“名老中医”四大经典都不要了?这反差也太大了吧?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4 07:18 编辑 www.med126.com

回复 梁知行 的帖子

依据王财贵教授提倡的“读经典”教育法,作父母的如能对子女进行十三岁前“四书五经”-中医四大经典-道家经典《道德经》的全面朗诵背诵法(暂时只求背诵,不要求深入理解),中学阶段则可以广泛涉猎诸子百家,则其子女进入大学之后成为学术大师的可能性必将成为现实!钱伟长考清华大学,国文考了100分满分,但数理化全部不及格;然而凭借中文之优势,半年之内就适应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实例!要想达到以上目标,没有远见卓识与不同世俗的创新精神,是根本不可能的!笔者认为,全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少年儿童具备成为天才少年的资质,可惜我们教育部的老爷们太愚蠢,基层的老师胆子又太小,所以少年儿童的才能就被埋没与扼杀啦!
-----------名老中医之路无一是西医试验方法用于中医研究,足证中医发展不读内经、本经、伤寒、金匮,如缘木求鱼,望梅止渴
-----------很久很久以前看着名老中医之路,对这些老中医崇拜的简直是达到五体投地的地步。
现在再看这些名老中医,恶心的想吐,他们当中很多是把中医西医化的老奴才,很多是著书立说炮制垃圾论文,制造虚假医案出名的。正是这些群体,把中医推进了频临灭亡的境地。
这些人都说自己学自【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但除了岳美中等少数几个人使用经方之外,其余的临床医案里找不到经方的影子。
即使少数用经方的,也是经方头,温病学或时方尾,虎头蛇尾
-----------现在再看这些名老中医,恶心的想吐,他们当中很多是把中医西医化的老奴才,很多是著书立说炮制垃圾论文,制造虚假医案出名的。正是这些群体,把中医推进了频临灭亡的境地。

--------------------------------------------------------------------------------

-----------
杏林医怪 发表于 2011/4/2 13:21
很久很久以前看着名老中医之路,对这些老中医崇拜的简直是达到五体投地的地步。
现在再看这些名老中医,恶 ...

严重认同!我今天去抓了药,因为没有处方,不让抓附片。那些像实习生一样的小孩子告诉我,附子有毒!
哎,救救中医啊!

-----------不需学经典,只要能创收。就是劳模,就是先进工作者。就能升级,就是名医。
相关文章
 请问先生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可否治
 枳梗汤(《医学入门》卷四。)
 再问一个左右的问题
 《宇宙与人》
 大眦
 葆真为种子首务(培原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