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劝学中医文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之所存,病之所生,是以圣贤兴教以纠弊,创医以救疾,以全心灵之美,以解身体之厄,善莫大焉,功莫大焉,是以炎黄之名,尊崇千古,仲景之卷,流布千年,岂因名耶?亦必益也。是以文化之功,不在于玄,而在于用,圣贤之名,不在于神,而在于德,是以腐儒穷且酸,狂士骄且败,岂因时也,亦必势也,正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以为学之人,可不觉乎?         然今世之人则不然,不思内省之学,反求外驰之道,不知效用之功,反事狡辩之术,譬如渴欲解而饮盐水,心欲安而坏道德,纵然勤苦,可如愿乎?是以焦躁日盛,以致无论尊卑,浑浑噩噩,随处可见;疾病日繁,以致不问上下,英年早逝,不胜枚举。泱泱华夏,不亦悲乎?人文神州,何其痛哉!
         然忧不碍志,更当坚韧,方不负圣贤之所教也,难不覆心,更当奋勇,方不辜家国之所恩也,是以重任在肩,学者何能再辞,辞则华夏从此沦落;百姓在渊,行者何能再弃,弃则生灵更加涂炭,是以教化自当流布,以润心灵干涸之苦,以救时世之危,然中医更应运筹,以拔身心煎熬之苦,以作文化之证,何也?
     须知弊生则病生,所病者二,一则身也,是为身病,二则心也,是为心病,论其所源,一则源于文化,文弊则心病,心病则祸及于身,二则源于物质,物病则身病,身病则祸及于心,是故文化乱则行必病,行病则身病;身体病则行必病,行病则心病,是故圣贤之治下也,必教医同兴,譬如黄帝、伊尹是也,神医之济世也,必文化深厚,譬如张仲景、孙思邈是也,然唐朝之后,文医渐分,孤陋之心遂更盛,内外渐离,虚浮之气遂更升,是以文化日弊,中医日歧,身心日病,政治日乱,家国日衰也,是故清末乃至文革,文化乃与国家共辱,国家几与中医同灭,岂时代之偶然,乃因果之必然也,是故文士不通医道,则上医之名何当?势必弊政丛生,祸及万民,乃至自身;医生不解内经,则中医之名何应?势必辨证错乱,祸及千家,乃至自心。纵览历史,莫不是耶?
     须知诸有罪者也,必心身双病而不自明,或显或隐,诸求学者也,必身心双漏而不自知,或大或小,是若欲善,犹若临危而修定,负重而登山,是中之难,不难知矣,是以教者若不知医,辅之以药,则教法难以得力;医者若不通教,导之以德,则疾病还复再发,何也?病能乱心而扰求学之志,惑能乱身而漏医药之力也,是以教医若能双全,则学生幸甚,天下亦幸甚也。
     况复教乃道之用,医亦道之用也,是以教医相通,内经屡明,身心相连,老子数言也,是故教能辅医之功,医能辅教之正也,何也?文以载道,医以文载,是以不知文者,何以知医?故曰:“教能辅医之功”也,又学说纷纭,教派林立,是以不知医者,何以解惑?故曰:“医能辅教之正”也。
     或曰:“中医固然美妙,然医道庞杂,时间微少,是以何以能以有限之时间而契庞杂之医道也?”须知医文同源,是故共一心法,文字同祖,是故共一内涵,是故如若果然通达文化,则中医之门,犹若邻居也,旋即可入也,况复庞杂也者,乃是今之医术也,落于形而下,束手束脚,视野狭促,是故措手茫然亦不足怪矣也,若约古之医道,精于形而上,提纲挈领,居高临下,是故出神入化亦不足奇也,是故不知医者,不足以言文,不知文者,不足以言医,由是可知矣。
     况复一饮一食,皆有性味,是为药性,一念一行,皆有惯性,是为因果,药性若不知,则置身于危难之中而不自知,因果若不晓,则置心于动荡之中而不自明,噫!身心不明,则事理何知?事理不知,则家国何治耶?是以身心混乱,家国不堪,亦可知矣,是中缘由,能不知耶?
     噫!美之也者,莫善于文,心安故也,功之也者,不离于医,人安故也,是故圣贤不易其志,神医不辞于病,盖因道德之美,功德之力也。是以仁人志士,若不以此为效,将以何为效耶?  
寿阳书院
                                                                                                                          壬辰年三月初七至初九作于阳朔之野、漓江之畔
http://www。fadeng10。com/you_yi_01.html

相关文章
 请教  我应该艾灸哪些位置 吃药一年伤了 能
 辛夷
 黄帝灵枢经 五音五味 上课笔记
 甘露丸(《回生集》卷下)
 岭南草—丹霞梧桐
 咽喉心胸病诸候(凡十一论)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