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讲伤寒出版了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大
小
拙述
伤寒
出版,感谢一直关注此书的朋友。恳请多多批评指正。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收藏1分享0
回复引用
举报返回顶部
励杏老人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励杏老人
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60
积分
7209
注册时间
2010/10/31
最后登录
2013/12/25
在线时间
24465小时
精华
5
日志
1
主题
38
帖子
2934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72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790 积分
2
#
发表于 2013/5/23 22:51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提供的信息,学生已经下单购买了。
-----------老兄客气。
过来告知曾一直关注关心过我的一些朋友。
-----------请问作者多大了啊?
-----------
回复 二泉映月 的帖子
理解。
太年轻的不用看,经验不足以信也。
----------- 从零开始跟随金谷子老师学中医,直面经典《伤寒论》!
女儿渡
发表于 2011-11-7 21:41:18
都说学医难,学中医更难,自学中医那是难上加难。先不要说那些生涩难懂的古汉语,就是一本《伤寒论》也是有N多的学者注解过,我也曾迷失在他们注解的华丽词藻中,很迷茫的看了很多家注解。越看越糊涂!后来还是老师的一席话点醒了我。
金谷子:
历来诸家注伤寒,多偏于理论的解析,理论的解释虽然不无意义,也可以有助于从理的层面上解释病机。但在临床实践中,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循从什么样的具体指征来应用这部方书来治病,从一个临床的医生的角度,从可操作的层面入手,直接落实到实践中来,是我讲解伤寒时,结合这些年自己的临床实践,所着重讨论的。
简单了说:临床实验后的,不是空来空去的理论解说;辨病、脉、证、治层次的,不是方证相应、“六经是什么、不是什么的”。辨病,重于辨证的,不是“辨证论治”第一的。”
仅自《伤寒论》来说,如题目明示,是“辨XX病、脉、证、并治”,后来说伤寒是“辨证论治”的始祖,不错,但首重的辨病。
辨病,先于辨证。
辨病,先辨阴阳。
阴阳中再分三阴三阳。(如六经说、六病说似皆欠妥,不过是阴阳和阴阳的再分)
辨脉,是个独列的一项,定表里、定虚实的关键。
辨证,就是辨一个个具体的症状、体征表现,就是病人能感觉到的,医生能看得到的,这样就具体了。
病、脉、证(同症)辨明了后,如何治,还要再辨。有一方治多病、脉、证,有多方治同一证、脉。
层层细析,具体落实。伤寒论虽是个历经多次编注的古卷,但从中还是能看出文章的对举、排列的格式。
方证相应的说法,缺乏放在“病、脉”的辨析上(当然,脉,也有说是“证”)。
伤寒是有结构的,“选读”“重编次”会失去一些东西的。
我给你们讲的《伤寒论》是定位在给临床一线的医生、学生、学伤寒觉得困难入不了门的、或是学了后临床挂不上钩联系不起来看不了病的人看的。
从此帖开始如实和大家一起分享跟师所学经典《伤寒论》。希望曾经和我一样迷茫过的人也能通过老师的精彩讲解,轻松愉悦的学习中医。也能惊诧的发现,原来中医可以这样学——直面经典。
相关文章
上周一晚吃饭撑着了,怎么办?
中医古书
古代的中医——李东垣4
小儿咳嗽多日,请求医生诊治
点刺
厥阴病机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