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脉法精微:脉诊南北证脉诊讨论五运六气和脉不应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go   


1#
  


作者:熊鹤龄


一、脉学遗产靠钻

我父亲早死,那时我才十岁,遗下的医书很多。后来我有了相当的文化,把这些医书拿来看,可是看不懂。后来年纪再大些,知识较富,也还是很难看得懂,甚至把五行生克和五运六气,及经络、脉理等,看成迷信的说数。不过我做学问,有一股钻劲。我开始把这些医书上的东西,特别是有关运气、经络、脉理等,下决心来做学问功夫。遇到像南政北政,天符岁会等复杂的问题,越弄似乎越麻烦,但我看不通即钻,直到钻透为止。这样,像和内经太素有关的,就牵涉到老子,庄子,列子等书,我都拿来参考勘校,互相发明,作比较的研究。譬如说:“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的这个比喻中的鹏,从上下文意来看,是和北冥的鲲对举的。在司天在泉的运气学说上,像子午的对线,南政和北政,应该是可以彼此联系设想,因而内经素问所说的:“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等的说话,可以互相串联和比对;也许就是这样:‘其名为鹏’的东西,在方位上来讲,有和太阳相同等的意义。要继承和发扬前辈的学说,全靠我们去钻,要钻,就不是可以浅尝即止的。这些微言大义,如果不去融会贯通,那就常常会因为它的义理晦涩而难于领会,龙不点睛即死,要形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全在于我们点睛的功夫怎样。脉理的探索和临床的联系,也应该不会例外。

二、尺脉绝不必死

以前几次脉学座谈会的发言,都有提到尺脉绝为死症的体征,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我刚才说学问不能浅尝即止;为什么有人大唱脉理难凭呢?我说他们这样地提出来‘亦非无据’,因为我们讲脉学,讲的不深、不透、不切、不全的时候,若是他人取法而应用不能获到相同的征验的话,脉学的价值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然,责任不在于脉学的本身,可是却不能不认为有理由足以构成‘脉理难凭’的一个论据。患病而出现尺脉绝,果然是死脉,但是要结合运气来看。我记得有两个尺脉绝的‘脉象反常’的病例,结果都没有死,什么缘故?且说一例王姓患者,是刨药工人,病危,医生们说是“无医”?“因为尺脉无根。倘使是寸脉没有,还可有救”。大家都说是不治之症,后来恰巧我的学生返乡,于是病家找我的学生去看,我的学生说:“不能死得!这是少阳阳明合病。”给予处方大柴胡汤和承气汤合剂。我的学生的父母把他大骂一顿:“八个医生都说没有救,你年青青的,懂得多少”?我的学生说:“这是老师教我的:南政少阴司天,脉象两寸不见;北政少阴司天,则两部尺脉不见。今年司天是北政,两尺虽然不见,不致于死,因为它是和政运相应的”。结果,病家采用了我的学生所处的方药,终于治愈了。病家还送了一些纪念品给他。

三、肝炎的脉象

今年己亥,是南政厥阴司天。今年因为土运不足,所以木旺,所以会反见风化,而脾胃受邪了。由于是少宫阴土,属于不足之纪,所以其气至而未至,从交大寒节后十三日为度,就是初之气厥阴风木主事。在土运木旺之岁,而患有肝炎,其脉右寸常大,恐怕大家在临床上遇到很多。如果是北政的话,尺脉就浮大了。光讲脉学,不讲政运和脉应的关系,那么所提出来的脉象和疾病的联系,那就往往会不能全部“合拍”得很理想了。

四、辩脉象真假之例

诊病用药,全凭活法在手。而平脉辩证,是选择方药的最高准则。不过,要谈辩脉,就必须辩得真切。脉有同似之行,从同求异,去伪存真,然后方药才能显出良好的效果。有的人多记成方或验方,按病取用,这只能是临床治疗上的一种办法。因为古方、成方千千万万,如何能够条条装进脑子里。中医强调神而明之,触类而推广之,存乎其人,这个要求可以说是原则性的,内中含有深刻的意义。因为能够这样掌握的话,那么治病的方与法,应该可以说是“万病包罗”了。如何着手做脉理和实验的功夫,前面提过一些,仲景的伤寒、金匮是万古常新的宝典。我毕生大部分的精力,多化在医书的钻研上,而临床上也奇迹屡见不鲜。像肝炎肝瘤之类,运用仲景经方,曾经收到很好的疗效。不久以前,铁路中心医院有一位病号患脑炎和肾炎,兼有心脏肿大,我去诊治时,已经牙关紧闭,循衣摸床,烦躁欲死。诊脉出现弦数浮洪而紧,我用吴茱萸汤大剂量投与;当时没有大枣,由院内中医师王俊民兄找到五粒。一天给服二帖,服后便口开了。这位患者的脉象是假的,要从反面去看。也许有人说我不是从脉上看出来的,不是凭脉而辩证的。“不是!你看患者的舌苔焦黑,高热,无大便,不正是大热症吗?”当时我开的大剂吴茱萸汤,连西医同志们都不主张吃。处方中的吴茱萸用到一两二钱。由于做了脉象的辩伪工夫,所以治疗的效果很好。同时,用吴茱萸取效的理由,也必须从岁土不及,反见风化的五运六气方面去推求。
南北证脉诊培训:中医到了南北证理论,才是真正的中医。这里面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术数推演疾病的气机演化很危险,稍不注意就掉进术数的魔方,李阳波就是背这个魔方吞没的。我们必须学会用脉诊和舌诊抓住病人的整体气机的方法后,在来推演大自然复杂多变的气机,来看大自然如何作用与人。我们这就绕开五运六气术数的魔方。
从上述病例中,我们看出脉诊的不足脉不应,它的反诊在那里,这只有通篇研读至真要大论才弄明白,读者想了解更多,可学习南北证脉诊学。
go   [复制链接]







1#
  
















-----------真的看不懂。
相关文章
 雄黄膏(《圣惠》卷九十。)
 疫毒侵袭证
 乳毒丸(《外科大成》卷二。)
 用手打自己的头,还喜欢用头撞东西
 四物柴胡苦楝附子汤(《医碥》卷六)
 小儿睡着后背部出汗是怎么回事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