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资料:1949年以前岭南医家医案整理研究方法探讨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作者:李禾 刘小斌 赖文等


      岭南中医源远流长,医家众多,著述纷然,虽难比中原,然因其地势、气候、民俗独特,而不可替代。各名家医术亟待发掘,学术特色有待总结。近年有关岭南医学的研究日益蓬勃发展,成绩可观,但岭南医家医案资料仍处零散状态,尤其以1949年以前医案为甚,检阅不便,难以充分利用,亟待系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为此,笔者于1999年底申报了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岭南医家1949年以前医案整理研究”,对岭南医家1949年以前医案展开全面调查。其调查情况及研究方法概述如下。
    调查情况
    调查范围岭南地域,即五岭以南,包括广东、海南两省及广西部分地区,以及港澳等地(因港澳地区资料来源不足,暂不纳入,广西部分地区亦暂不纳入)。
    调查对象北京、广东两地图书馆(包括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首都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东省医学情报所、暨大图书馆、华师大图书馆)中有关岭南医家、医籍、医案的文献史料(包括医籍、非医学书籍、书目、杂志、地方志、报刊等)中的医案。
    调查时间医籍以成书年代在1949年以前为准,医案以医籍成书时间或医案中记载时间在1949年以前为准。
    调查步骤定人名,收集确定有著述的岭南医家名单;定书目,收集确定岭南医家著作书目;见书,查阅现存岭南医家著作;见案,查阅现存医著中含有医案否;别案,甄别筛选所收医案;类案,对已收医案按现代医学分科分门别类编排;评案,对各类各家医案特点作按语;总结学术特点,撰写研究论文。
    相关问题的分析处理
    医籍作者身份的鉴别和确认查阅人名辞典、书目提要、岭南文献研究著作、原著序跋、扉页题词、出版者、病者籍贯、案内地名等情况后,综合分析以确定医著作者的身份。根据调查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
    1.作者籍贯属岭南并在岭南生活、行医(简称岭南人)。如民国十三年丙寅岁孟春印行本《良方新编》,扉页题为“梅县张仲南编辑,李炳南参校”,自序“善化鲍氏所辑《验方新编》一书,道光丙午始刊于粤西,利济众生,风行海内,后人复从而增益,由是良方日出……余自幼醉心医道……数十年来闻人有良方即乞为传授,仿《验方新编》例分门别类,随时抄存,积久成帙,用之亦每获奇效。兹不敢自私,重加编订,钞写正本,付印刷”。据此《良方新编》中4则医案可收录[1]。另如罗浮陈复正《幼幼集成》[2]。高要黎佩兰《时症良方释疑》[3]等。
    2.作者籍贯虽不属岭南,但生平曾在岭南做官、生活、行医(简称占籍者)。如籍贯浙江会稽县的章楠(章虚谷),其《医门棒喝》纪序中有“余宦游东粤,遇会稽章子虚谷者”,田序中有“余与章子订交垂三十年,在岭表相处久,又同客京师。”卷一“伤寒传经论”下“附论伏暑”的“附治案”中有“又前在粤东,有陈姓妇人”等字样[4]。其14则治案中注明“在粤”有6则,故以占籍者著作纳入收集范围。
    又如籍贯奉天锦县的徐延祚(龄臣)曾南下广州,寓居羊城铁如意轩,其著作《铁如意轩医书四种》中《医粹精言》卷四首题名“受业参订者”中有“南海何起滨”字样,书籍出版地为“羊城铁如意轩”,故纳入收集范围[5]。
    3.书籍著者不详,但其序言、出版地、医案中地名等有显示其为岭南著作的标记。如《喉牙口舌各科秘旨》,著者不详,扉页题“省城西湖街藏珍阁承刻印刷”、“光绪己卯孟夏广东藩署四斋重刊”等字样[6],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提要谓“是书为粤人所辑,著者姓名不详,上题光绪己卯广东藩署四斋刊行”[7],故纳入收集范围。另有一些存疑待辨的书籍,均收入此类。
    4.作者籍贯虽属岭南,但生活行医不在岭南者纳入。如清代心禅大师,籍贯属南海,但长年在浙江普陀山修行,其病案中病人多为宁波等地的,故其著作《一得集》中下集的医案不纳入收集范围[8]。
    又如南宋刘窻,潮阳人,但长年历任虔州、潭州知府,安抚史等。其著作《幼幼新书》为历代儿科方论汇编之作[9],故不予纳入。
    医籍存佚、收藏情况分析经考证后的岭南医籍现存状况按“书名、作者、字号、籍贯、成书年代、函册数、出处(注明有此书)、收藏地点、藏书号、书存佚、案存佚、科属、备注”等栏目依次反映于数据库资料中。据调查,医籍存佚状况可分三类:
    1.佚。只见书名记载,未见内容介绍或藏书地点,估计确已佚失的。如林天植《林氏医案》,仅有书名记载于《广州府志》;罗佐廷《活人医案》、陈彪《文波医案》等,仅有书名记载于《顺德县志》。其书虽为后世如吴粤昌《岭南医征略》[10]等书记载,也只见其书名。
    2.存未见。有书名,或有相关内容介绍、藏书地点记录,但目前仍未查到的。如易巨荪《集思医案》只存见于广东省医学情报所图书目,录但该馆的线装书未对外开放,因此未能得见。谢国宝《会经阐义》情况同上。
    3.存见。有明确收藏地点,藏书号,亲阅其书,或有复印件的。如黎少庇《黎庇留医案》[11]、潘兰坪《叶案括要》[12]、《评琴书屋医略》[13]、罗芝圆《鼠疫汇编》[14]、黄晖史《医学寻源》[15]等。
    医案概念的界定和存见状态分析在摸查医籍存佚的同时,进行医案收集。医案概念的界定以《中医大辞典》为准,医案的初步收集以从宽为原则,只要不是通论,有独立个案,有证、有方药、有加减、有效果反馈,均属医案,一律摘录或复印,力求一案不漏。至于具体个案今后是否收录专书,尚待审定。目前搜集辨析工作仍在进行之中,逐步核实,逐步完善上述数据库资料。医案存见状况有四类:
    1.医案专著(包括个人及汇编)。如黎少庇《黎庇留医案》、《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16]、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17]、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18]、《续全国名医验案类编》[19]等。
    2.杂于医著原文中。如释继洪《岭南卫生方》[20]、章楠《医门棒喝》、南海林行臣《秋疟指南》[21]等。
    3.散见于杂志、地方志、或非医学专著中。杂志,如1949年以前发行杂志中所载医案,陈惠言《星聚堂草医草》[22]、刘琴仙《乐善堂医案》[23]、陈渔州《藻溪医案》[24]、陈应期《医学实录》[25]等。地方志,如吴粤昌《岭南医征略》所录及各地方志中的医案。非医学专著,如《历代笔记医事别录》[26]中所载医案。
    医案的甄别筛选医案甄别处理多见以下几种情况:
    1.与医话的鉴别。标准如上文所述,凡原著明确定义为医话者暂不收纳。
    2.与征信录的鉴别。如南海医家何守愚《广嗣金丹》中有专篇记载类似于医案的征信录:“苏州贡士许升年、艰于得子、甲午年、适有楚中日者黄某、推算多灵验、因命决焉、云应乏嗣。升年遂矢愿广行善事。倡育婴会于立妙。观竭力殚心、凡所收之婴、视同己出、时升年五十六岁、其内子亦逾四旬。忽举一子、因取名婴、证其应也。”[27]因不符合医案界定的几个条件,以指导临床的理法方药没有什么帮助,故不纳入收集范围。
    3.作者评述他人之案。如黄南《洄溪医案唐人法》[28],对徐灵胎医案加以阐述,没有自己治验之案,故不收入。
    4.作者自己的医案。如卢觉愚的《觉庐医案新解》、黄炜元《医学寻源》,纳入收集范围。
    5.作者引述历代名著名家之案。与自己治验相兼述。古代医家常在自己著作中收集摘录前人良方验案,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发挥,写出自己亲身治验。用他人之案与自己治案相互说明,相互验证。其中有清楚明出处,如潘兰坪《叶案括要》,选摘《临证指南医案》、《叶案存真》中经亲身实践且有效者,辑成四言歌括,并明附潘氏效叶氏之法的验案七十八则,以抒己见。目录中有标注,行文中还是比较容易鉴别摘取的。更有须从字里行间分析鉴别始得,如释继洪《新刊澹寮集验秘方》[29]一书,作者在文中分散选摘多位名家医案以说明其方治,或于案末注出“本事方”、“本草序例”、“夷坚志”、“王槐王氏录”等,或案前案后均未署出处,而据文意分析当属继洪自己验案的,须细细阅读方可别之。医案录入、标点、校对、分科汇编一体医案先按医家医著汇编录入,再按现代分科调整录入。不少医案原著刻本没有规范标点,须全部重新标点;有的已标点,但有不合适的予以修正。
    调研结果
    经近两年的资料收集,对广州、北京等地400多部书籍文献(包括医籍书目、丛书、名医辞典、馆藏书目、医籍、地方志、岭南杂志等)的查阅,收集到有出处记载的历代岭南医籍书目760部,有依据与岭南相关的662部,据此初步整理出岭南1949年以前医家医籍书目数据库。
    据目前数据库情况反映:岭南医家医著581部;虽不是岭南医家,但曾在岭南生活做官行医的占籍者医著52部;经岭南医家增补、校勘、刊印的医著29部;其他(作者佚名、或存疑)医著98部;经查与岭南相关且据记载有存书的271部;有明确收藏地点、亲阅其书、部分内容有复印件的现存相关医籍120部。集中于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首都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和广州(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华师大图书馆、暨大图书馆、地方文献馆等)两地。
    据统计岭南医著中以“医案”命名的个人专著书目30部,存见5部;岭南汇编医案1部,存见;含医案且存见的有关医著30部。散见于地方志、杂志的个案较多,经查杂志11部,正式命名为“医案”在杂志上连载的19部,存见16部。据此初步整理出1949年以前岭南医籍医案书目一览表及1949年以前岭南医籍医案存见书目一览表,目前已筛选录入医案约817例。
    医案的收集筛选工作仍将随调查的深入不断补充、修正。同时进行类案、评案、总结等研究工作。最终编成迄今最为全面系统、方便查阅的岭南医家1949年以前医案汇编专集。以期从中归纳出岭南中医各家各科医案的学术思想及理法方药特点,为临床、科研提供文献资料和学术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民国·张仲南.《良方新编》.民国丙寅岁(1924)孟春印行本.
    [2]清·陈复正.《幼幼集成》.1751年广州登云阁刻本.
    [3]清·黎佩兰.《时症良方释疑》.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肇城景福局刻本.
    [4]清·章楠.《医门棒喝》.珍本医籍丛刊.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第一版.以同治六年丁卯(1867)聚文堂刻本为底本,文杲、晋生点校本.
    [5]清·徐延祚.《铁如意轩医书四种》.光绪二十二年(1896)羊城铁如意轩藏版.
    [6]清·佚名.《喉牙口舌各科秘旨》.光绪己卯(1879)孟夏广东藩署四斋重刊本.
    [7]民国·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1988.6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刊本.
    [8]清·心禅大师.《一得集》.《珍本医书集成》第二十四册杂著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9]宋·刘窻.《幼幼新书》.明万历十四年(1586)古吴陈氏刻本.
    [10]吴粤昌.《岭南医征略》.广州中医丛书.广州市卫生局、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州分会编印.1984.8.
    [11]黎少庇.《黎庇留医案》.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萧熙、许大辉评述本.1958.
    [12]清·潘兰坪.《叶案括要》.清同治甲年(1874)刊本.
    [13]清·潘兰坪.《评琴书屋医略》.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
    [14]清·罗芝圆.《鼠疫汇编》.(1893年)夏翰宝楼佛山赞美堂撮刊并翻刻.
    [15]黄晕史.《医学寻源》.广东大埔天生馆(1914年)刻本.
    [16]广东省医药卫生研究所中医研究室.《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广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76年。[17]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医学小丛书.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8]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上海大东书局印行、石印本.
    [19]何廉臣.《续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上海大东书局印行.
    [20]释继洪.《岭南卫生方》.日本天保辛丑年(1841)平安学古馆刻本.
    [21]林德臣.《秋疟指南》.《三三医书》第一集.
    [22]陈惠言.《星聚堂草医草》.中医杂志.
    [23]刘琴仙.《乐善堂医案》.杏林医学月刊.
    [24]陈渔州.《藻溪医案》.杏林医学月报.广州杏林医学社出版.
    [25]陈应期.《医学实录》.杏林丛录.广州杏林医学社出版,民国二十年.
    [26]陶御风、朱邦贤、洪丕谟.《历代笔记医事别录》.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27]清·何守愚.《广嗣金丹·征信录》.光绪十二年丙戊(1886).
    [28]民国·黄斡南.《洄溪医案唐人法》.民国二十二年(1933).广州斡南药行刊本.斡庐丛书之一.
    [29]元·释继洪.《新刊澹寮集验秘方》.元(1283)日本皮纸手抄本.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李禾 刘小斌 赖文 贺小英
相关文章
 sy太多,后悔啊,盼良方
 雀目
 脾为胃行其津液
 散寒开[通]窍[闭]
 请教针具消毒方法
 妊娠腹内钟鸣方第九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