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在10天前左右开始在有吃的中药里面加有附片,为白附片,品尝微麻,不咸。觉得自己买的附片应该质量没问题。但吃了中药后,大便变稀了,全身好象更怕冷。有时候能感觉头顶额头上有寒气聚集。也有时候在后背,现在在两手臂。中药方里没有寒性药,很奇怪这些症状。还有,睡眠反而比开始醒来次数多。早上起床,感觉还没睡醒似的。不知道这些是不是和
附子有关。中药方里面主要有的
苍术,
厚朴,白寇,
茯苓,附子,
猪苓,
泽泻,
陈皮,
大腹皮,
砂仁,
木香,
甘草,
党参,
桂枝。麻烦懂中医的人帮我看看,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不一定是坏事,可能在排寒气了吧.
我顶一下,哪位高手答一下.
-----------先谢谢楼上的同学,另外,附子用量不多,两天的量,20G,是白附片,不是生附子。要是排寒就好了,但怕不是。所以很迷惑,上来问问
-----------以我的临床经验看拉稀发冷是排寒,你可放心服药,我自己也经历过
-----------怎么说,中午回去的时候我妈告诉我她感觉到小便的位置隐隐约约有点麻麻的感觉,前几天嘴唇也这么麻过。我想,那是附子在起作用了。所以联系起来,这次可能还有可能是排寒来着。现在中午一来,看到楼上的也留言这样说,似乎心里更加放心了点。谢谢。
同时,在坛子里面泡了一会,有说附子的副作用半年之后会出现,发麻的感觉怕以后不吃了还会有,所以以后,还是谨慎的,把附片煮得没有麻味了再下其他的。
-----------阳虚阴寒之人,服用附片,中阳坎阳振奋,强逼阴寒外散,达于肌表,故觉寒冷,便稀者,寒湿出于后窍也,待寒尽阳复,诸症尽消.
-----------从药方组成来看,是脾
肾阳虚湿胜,或有痰饮。服后出现应当小便多,大便稀。若是没有,从皮肤毛窍而出也是有的。
-----------说说后话,再之后的时间里,改了药方为燥
湿温肾的,结果后来拉得更加严重,连续两天早上4,5次水便。后来急忙换方,改成补脾的,一剂药分两天喝,一天喝两次,吃了一次,也就是吃了一贴药的1/4,晚上吃,早上就见效,不拉了,大便成型,虽然还不是标准的
香蕉,但也算是牙膏状的比之前水泻好多了,毕竟还只是用了1/4的药量啊。当天也就1次大便,不像之前的5,6次了。
至于怕冷,可能用心理暗示来解释比较合理,因为在吃附子,就特别关注冷热问题。
希望这次的经验能给朋友们启发
-----------不好意思,我今天是一上来就呱啦呱啦汇报情况了,楼上有两个好心人的回复我写完后才注意到。想想好象附子有确实有点排寒的功效。毕竟,现在单纯使用健脾的方似乎之前那种从骨头里面钻出来的寒气现象没有了。因为方子里面没有附子了。所以,附子排寒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也不知道寒气排完没有,但现在首要任务还是健脾,怕冷还不是主要矛盾,所以以后再看情况使用附子吧。
-----------还有一话不吐不快,看看一楼的方中有苍术啊健脾的,但是,这次方中我跟她换成了
白术。苍术健脾功效不如白术,我这次可是领会到了。而且,这次我在使用的白术有两种,一种炒白术,一种焦白术。其中后者我是从炒白术中拿出一部分,在家里的锅里炒,炒得颜色深深的。这样的焦白术就具有止泻的功效。使用炒白术就是同时为了健脾补气。这样两种白术双管齐下,效果立杆见影。
最后还说一句,苍术燥湿效果不错,白术这方面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