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冯氏锦囊秘录:烦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夫百病以神气清爽为第一,其烦躁二侯,虽似轻症、实为精神耗竭之机,杂症痘疹,均非所宜也。然合而言之,烦躁皆热也。析而分之,烦者,阳www.med126.com/job/也,热之轻者∶躁着,阴也,热之甚者。故曰∶火入于肺则烦,火入于肾则躁,总皆心火为之,盖火旺则金www.med126.com铄水亏也。肺热而烦者,坐卧不安,肾热而躁者,必曾自利,但宜审于何时?如初发热便烦者,此毒火内郁也。如疮发见而犹烦者,此毒伏于内,未尽出也。如疮出尽,又已起发而犹烦者,此阴亏也。如扬手掷足,动挠衣破者,此热甚于表也。如神识昏迷,反复颠倒者,此热甚于里也。如吐利不食而烦躁者,是正气虚也。如津干口渴,虚烦不得卧者,是津液不足也。六七日不大便而烦躁者,此内实有燥粪也。如昼日烦躁夜则安静者,此阳盛于昼,至夜则阳气退而安静也,宜用气分药加栀子仁以主之。如昼日明,子便则烦躁者,此阳陷入阴,至夜则阴气盛而阴阳相争,故烦躁也,宜用血分药,加栀子仁以主之。如大便色黑,面黄狂妄,烦躁喘渴,腹胀或痛者,则有瘀血在里也,甚则用仁承气汤主之。若至吐利厥逆,腹胀喘促而烦躁者,并昏不知人,谵妄狂扰而烦躁者,是谓闷乱,俱为不治之症。

相关文章
 当归黄芩芍药汤(《万氏女科》卷二)
 韩老妇人夜来脐腹痛甚
 脑漏
 为何中医在中国被这样打压,恨之入骨?——
 活血煎(《秘传眼科龙目论》卷十。)
 初试桂枝二陈汤,不知是否用错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