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冯氏锦囊秘录:脉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脉总六部不越表里阴阳,左手脉之大小,以分血之盛衰,右手脉之大小,以分气之盛衰,七岁以上五至为平,过则为数,邪气实也,不及为迟。正气虚也,人迎紧,外感也。气口数,内伤也。浮而数,表热也。浮而迟,阳气衰也。沉而紧,里热也。沉而细,元气脱也。然痘疹为阳病,故脉浮沉俱宜略带洪实。若弱而无力,则为阳病而见阴脉,必凶之兆至若浮而无根,数而啄,细而欲散,萦萦如蛛之丝,迟而欲绝,滴滴如屋之漏,沉而时见,如鱼之跃者,是皆死脉也。《脉诀》又曰∶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盖言六部阴阳皆宜要有胃气,胃乃元阳之首,一脏六腑之本耳,故脉静身凉神清者生,脉躁身热心烦者死。然痘疮七日前后之脉,犹有别焉,小儿之脉多带紧数,至于痘疮,自发热以至起胀,毒从内出,阳之候也。其脉尤宜浮大而数,不宜沉细而迟,既靥之后毒从外解,阴之候也,脉宜和缓,而不宜洪数,但要和平有神,切忌虚大无力,则六日以前宜动,六日以后宜静也。然六部之www.med126.com外,又有冲阳脉者,胃脉也。

太溪脉者,肾脉也。胃为主,肾为根,此二脉关系最重,倘至六部无脉,生死难辨,宜急于此诊视。若悠悠条理,不断不急,元气尚在,犹有生意可救而活也。若此二脉先绝,纵六脉犹存,亦为凶候,复以二脉较之,则太溪尤重于冲阳耳,虽痘以视形察色为主,然非脉何以决脏腑虚实寒热之真情,而施治疗之无误也。(冲阳脉在足大指次指之间陷上三寸,动脉是也,太溪脉在足内踝下动脉是也。)

相关文章
 中暑
 母亲70,半夜起来打嗝
 十 菜部
 虎骨
 请教吃麻黄汤后的症状
 长期手淫,黑眼圈相当严重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