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六因条辨:论伤暑中暑中热辨误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尝考仲景《金柜》,有中喝而无中暑,后www.med126.com贤诸书有中暑而无中喝。或以中暑即伤暑;或以中喝即中热,或以伤暑即www.med126.com/kuaiji/伤寒;议论纷纷,终无实指。赖张洁古出而云:静而得之谓伤暑,动而得之谓中暑。此二语颇为中窍。但于动静之间,虽如指掌,而中、伤之义,尚末缕析,犹恐难启后蒙。盖冬令风寒,原有中、伤之异,而夏间暑热,岂无伤,中之分?夫寒有伤寒、中寒之路,大凡伤于阳经在表,则为伤寒;中于阴经在里,则为中寒。冬令如斯,夏间果无待言矣。凡人于盛暑之时·纳凉广厦,避暑深阴,阳为阴遏,腠理闭塞,俄而无汗,头痛身疼 恶寒发热,胸闷呕恶,此即静而得之为伤暑也。更有暑热相逼,好食生冷,不禁房欲,遂致肾阳内歉,腠理不密,寒凉暑湿,乘虚直入,顷刻胸腹闷痛,肢逆汗冷,吐泻交作,此无论动静,而即为中暑也。若此则冬有伤寒,即夏有伤暑;冬有中寒,即夏有中暑也明矣。至于夏暑炎蒸,赤日傍午,或躬视荒野,或力竭常涂,元气既虚,曝烈复逼,登时昏倒,人事不知,此即动而得之为中热也明矣。盖暑症之来路有三,而治暑之例法非一。若由此而扩充之,庶读书乏间津之叹,而临症无歧路之迷。予所以不揣谫陋,将伤暑、中暑、中热列为条辨,以便逐一参考。至于错综融会,运用之妙,存乎其人也。

相关文章
 孕妇是否可以吃白糖参?
 活血逐瘀汤(《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文蛤
 补肾汤(《三因》卷七)
 
 2012/3/31吃酸奶吃出来的乳腺纤维瘤案例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