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如何把155条,164条鉴别开来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心下痞而复恶寒者,附子泻心汤主之。(155)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4)
   两者外证都是心下痞、恶寒,一用“附子泻心汤”攻痞,一曰“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实在不解
-----------155条,为素阳虚而患痞证,其恶寒不为表证,故以附子泻心汤上下分治;164条为新感寒,因下汗而有痞证,当先解表后攻痞,而以解表攻痞先后为治。
-----------故知了解病情的动态发展,询问、倾听病人的叙述,是很重要的。
-----------如此说,“有是证用是药”的“证”应该是病机而不是症状证候了
-----------155条的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不是表不解,而是表阳虚,164条是伤寒本该先发汗,后攻里,现在反治,失其序,所以不可攻痞,应当先解表,后攻痞。
相关文章
 四神散(《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附子的特效解毒药
 梁万年建议中药干预救治王家岭获救工友
 草豆蔻散(《圣惠》卷四十三。)
 肉苁蓉
 皮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