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少阳太阴合病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王成    男    60岁    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

诊断:少阳太阴病。

脉:右脉沉滑。左沉弦稍滑。

舌:体胖大连有齿痕白薄苔。

症:咽食时噎,全身性的疲软,吐黄痰,易外感,见凉气则出现咽部滞黄痰,二便通利先前是挡,最近才噎的,西医查为食道癌,低压六十,高压90度,见不得凉风与菜的味道

分析:少阳为病,风阳气热受阻,不能通透,滞于半表之胸阳,半里之胁阴,一阳并于二阳,气热加量而相增,则脉来右沉滑,左弦滑,阳郁不发,太阴失温失运,风阳搏津为浊痰,浊痰瘀郁相互凝滞后,又冰伏一阳二阳之通透疏发之性,这样就形成了阳郁火,水凝寒,痰瘀水热冰伏而导致上症近来加重致不能饮食之候。

治则:清上温下和中法。

方药:柴桂汤加减。

柴胡20克,野黄芩10克,天花粉10克,均干姜20克,嫩桂枝30克,生牡蛎30克,生附片45克,全瓜蒌15克,炒甘草10克。

方解:此仍属柴桂姜汤的治疗范畴,因为阳郁之气,并于乾阳离火,使火冰伏而不能温馨,时已临夏,物化不能燔茂长养,太阴不能主时,阴气内凌;阴滞于寒,并于坤阴坎水,津血不得运化滋润,从而形成病理产物中的痰瘀水热,又阻碍于中枢的升降出入与纳化燥湿之气,所以仍与柴胡姜汤,加重生附片四十五克的量,与干姜产生阳火气热之局,以助燔茂长养之气,合桂枝而布化敷润三阳,载气归还乾阳与离火。以温化三阴为主,且附子无干姜不热有训,故择而配之,以望君炎以明,相火复位;柴芩合于栝蒌之实,宽胸降浊,更从上下行幽门之滞,合牡蛎之咸寒,软坚散结,潜阳入阴,通透五脏六腑之气机,并于少阳之阳枢,合于柴胡,黄芩,栝蒌之根,以发一阴一阳体阴而所用之阳,更有桂枝甘草的甘温之组合,以守甘缓阳回气还津留,使二阳的胃气生根培基于不虚不衰之域。

全方配伍后,柴胡,黄芩,栝蒌实,栝蒌根,牡蛎皆秉苦咸之寒性,以寒胜热,以苦发之,以咸软之,是以救出乾中阳离中之火,干姜,桂枝,甘草,附子配合后,辛甘温热之性,以热胜寒,以辛润之,以甘守之,以热运之,是以救出坤中阴坎中之水,阴与阳性的药配伍后,是少阳之热并于乾中阳离中之火,得以通透疏发,坤中阴坎中水,不得腐浊瘀郁。

中枢为大气为病,正是论中所曰:“腑腑相连”者,各有所偏偶,或偏于少阳为重,或多于阳明为依,或倾于厥阴失敛,或多于太阴失温者,所遇之诸,皆是根椐症状而进宪灵活加减应用,有法,有方,有药,不失攻守之同盟。

2012年6月2日二诊:脉右弦滑紧,左沉弦滑两尺不及,舌体胖边有齿痕。精神二便调,时舌尖与中间痛,大便初硬后软,咽按之稍痛,胶囊一次性的能服三粒,现在吃东西基本上较顺,但须嚼碎才行,两肩少力。今天仍按上方加配十五剂量。

相关文章
 胃宁汤(《山东医刊》1964:(7):27。)
 上海向民间征集中医诊疗术 专家筛选后推广
 本人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大家
 防晕车的好办法
 夏季热病
 论苏合香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