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伤寒六书:伤寒寒热论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赵嗣真曰∶《明理论》云,往来寒热者,邪正之分争也。邪气之入者,正气不与之争,则但热而无寒。若邪正分争,于是寒热作也。盖以寒邪为阴,热邪为阳。里分为阴,表分为阳。邪之客于表也,为寒邪与阳争,则为寒矣。邪之入于里也,为热邪与阴争,则为热矣。若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表里之不拘,内外之无定。由是寒热且往且来,日有至于三五发,甚者十数发也。若以阴阳二气相胜,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此则论杂病阴阳二气自相乘胜然也,非可以语伤寒。斯论为精切,深合仲景之意。盖不惟释疑,活人书而已也。又按∶河间言恶寒为寒在表,或身热恶寒为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者,皆误也。而《活人书》亦以此为表里言之。故赵氏曰∶详仲景论,只分皮肤骨髓而不曰表里者,盖以皮、脉、肉、筋、骨五者,《素问》以为五脏之合,主于外而充于身者也。惟曰脏曰腑,方可言表里。可见皮肤即骨髓之上,外部浮浅之分;骨髓即皮肤之下,内部深沉之分,与经络属表,脏腑属里之例不同。况仲景出此例证于太阳篇首,其为表证明矣。是知虚弱素寒之人,感邪发热,热邪浮浅,不胜沉寒,故外怯而欲得近衣,此所谓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药用辛温。至于壮盛素热之人,或酒客辈,感邪之初,寒未变热,阴邪闭其伏热,阴凝于外,热蓄于内,故内烦而不得近衣,此所谓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药用温凉必矣。一发之余,表解里和,此仲景不言之妙。若以皮肤为表,骨髓为www.med126.com/job/里,则麻黄汤证骨节疼痛,其可名为有表,复为有里之证耶?然仲景《伤寒》一书,人但知为方家之祖,而未解作秦汉文本观,故于大经大法之意反有疑似。而后世赖其余泽者,往往类辑伤寒方论,其间失其本义及穿凿者亦有之,矧以杂病为论,但引其例者乎?

相关文章
 绦虫病
 [分享]疑似停經更年期的潮熱汗出驗案一則
 田螺捻子(《血证论》卷八)
 霹雳散(《丸散膏丹集成》。)
 大柴胡汤(《圣惠》卷十一)
 紫菀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