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推拿抉微:痞症门推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陈紫山曰∶夫痞与否同不通一也。小儿乳哺不节,久停于脾,不能克化,结成痞。痞癖突于胁下,或左或右,俗云劳。其疾皆因积滞蕴作,致有寒热,肚腹疼痛,昼凉夜热。气实者先攻其痞,后投补益。气虚者,先与调固脾胃,神色稍正,饮食多进,后宜攻之。若面黄唇白,发焦肌瘦,乃为虚极,不可轻下,乃徐徐调理为上。

www.med126.com/sanji/法∶推三关,脾土,大肠,肺经,四横纹,板门,向导,清肾水,运五经纹,运八卦,小天心,黄蜂出洞,赤凤摇头,久揉脾土。

涂蔚生曰∶痞与块异。痞是中焦循行油膜之气滞也。中焦循行油膜之气滞,则营运上下之气皆滞,而循行油膜之血,亦因之而滞矣。故外感风寒久不解,其风寒邪气,每易循外油膜,以入内油膜,发生痞积等症。块是先有行之血滞,而后累及于气滞者也。古人有 瘕之名,谓 为常聚不散,血多气少,气不胜血,故不散,或纯是血质,或血中裹水。瘕为或聚或散,气为血滞,则聚而成形,血随气散,则没而不见。实则亦即痞块之换相也,不可因其名称岐异。而人每觉痞块与 瘕相悬殊耳。若夫食积,则是纯粹由于饮食积滞,而累及于原有之气血周流者也。

故治痞之法,宜疏气以行血,治块之法,宜攻血以行气。治积之法,则宜消食以行滞,至其现时行状若何,则又宜随体质之强www.med126.com弱,而纳补益寒热之味,于公导消散之中者也。

相关文章
 软坚剂
 诸葛行军散(《奇方类编》卷下。)
 易中天:“反对中医的都是蠢货”
 腹部与胸部之间凹处发热代表什么?
 赤脚医生周建国:想找个徒弟传授医术
 为什么我左手拿东西的时候手抖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