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外科精义:辨疮疽善恶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夫疮疽证候,善恶逆从,不可不辨。从来医疮www.med126.com/rencai/,概举五善七恶,殊不知此特谓肠胃之内腑疮疽所论之证也。发背、脑疽,别有善恶之证,载之于后。盖七恶者,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痢无度,或小便如淋者,一恶也;脓血既泄,肿 尤甚,脓色败臭,痛不可近,二恶也;目视不正,黑睛紧小,白睛青赤,瞳子上看,三恶也;喘粗短气,恍惚嗜卧,四恶也;肩背不便,四肢沉重,五恶也;不能下食,服药而呕,食不知味,六恶也;声嘶色败,唇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肿者,七恶也。动息自宁,饮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调匀,二善也;脓溃肿消,水鲜不臭,三善也;神彩精明,语声清亮,四善也;体气平和,五善也。病有证合七恶,皮急紧而如善者,病有证合五善,而皮缓虚如恶者。夫如是者,岂浅识之所知哉!只知五善并至,则善无以加矣;七恶并至,见恶之极矣。愚意裁之,凡患疮疽之时,五善之中,乍见一二善证,疮亦回也;七恶之内,忽见一二恶证,宜深惧之。大抵证候,疮疽之发,虚证见恶证者洪滑粗www.med126.com/sanji/散者,难疗;微涩迟缓者,易痊。此善恶之证,于诊候之中,亦可知也。发背、脑疽及者,是为五逆。其余热渴痢呕,盖毒瓦斯入里,脏腑之伤也,当随证以治之。

相关文章
 医学正传 20 脾脏门 上课笔记
 外科正宗 100 眼丹 上课笔记
 自身经历-在家生小孩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情侣瞒着父母开足部保
 泰山茵芋散(《元和纪用经》。)
 本人想学习中医,求中医前辈指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