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幼科指南:发热门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总括

小儿身体发热,有表里虚实之异。治亦有汗、下、补、泻之殊,宜分别焉。须当观形察色,辨其因由,审证切脉,临证无遗缺也。

表热

小儿表热之证,因外感寒邪,脉浮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而无汗出,此表热也。宜十神汤主之,兼内热者,用双解通圣散为先。

里热

小儿里热之证,因肥甘过度,必生内热,以致遍身蒸蒸发热,小便涩红,面赤唇焦,舌燥而渴www.med126.com/yishi/,脉实有力者,失以调胃承气汤下之;不愈用白虎汤,或黄连解毒汤清之。

虚热

虚热者,因小儿病后,营卫虚弱,气血未调之故。其证神倦气乏,宜用补中益气汤治之。若口渴引饮而呕,用竹叶石膏汤治之。又有阴盛格阳,外浮发热者,其面色虽赤,而尿清白,四肢厥冷,宜用白通汤收敛阳气,热退自愈。

实热

小儿实热者,乃有余积热,以致午后潮热,蒸蒸有汗,肚腹胀满,尿红大www.med126.com/kuaiji/便难,烦渴啼叫,口舌生疮,腮颊红赤,脉洪数有力。法宜清热通利,时时热者,用凉膈散主之。午后潮热者,大柴胡汤主之,其效通仙也。

相关文章
 多点了一下邀请,多出一个邀请码!
 智者与愚者的48个差距
 和平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阔韧带肿瘤
 论痈疽将安当补气血第五十一
 沉檀快膈丸(《普济方》卷二五三引《德生堂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