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证治心传:疟咳嗽记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尝读《内经·疟论》,治法独详,分十二经见证,以荣卫为纲领,以气血分阴阳,而察外感、内伤之偏盛。若其人阳盛则发热,阴甚则恶寒。以膜原居表里之界,入于卫气所行之度数,互相争拒,则寒热往来;其少阳为半表半里之枢,与膜原接壤,外象似乎疟由少阳为传舍,庸俗遂拘执小柴胡汤为治疟专方,其不思之甚矣。仲景《金匮》云∶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以中土有邪,木易顺乘故也。

夫疟有寒温、瘅牡、虚实之分,其作止有定时。邪浅一日一作,或间日、或三日一作者,谓之阴疟,因邪在阴分,留连难愈。大抵治疟之法,调和荣卫,毋使阴阳偏盛,酌用寒温之方,以平调之。然必辨其感、伤、虚、实之因,审其宜汗、下、消、补之剂。如邪伏于阴,用升清之药提之出阳,自无坚结之患。大法已备,细心揣度,则思过半矣。

至于咳嗽之因,不外寒、热、虚、实之邪,挟风邪袭于肺、胃。肺、胃之邪上乾清道,则咳嗽作矣。《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又云∶聚于肺,关于胃也。盖肺为清肃之脏,不容丝毫外邪,干之则咳嗽、气逆,甚则喘息www.med126.com/yishi/、失音,延成痨瘵,不治者多矣。余治外感寒邪,每用小青龙汤减其分量,如麻黄、干各一钱,细辛五分,制半夏钱半,五味子四分,炒芍一钱,甘草五分,桂枝六分后入,并随症加减,如热甚加杏仁石膏,去干姜、桂枝,莫不应手取效。如风热甚者,麻、杏、石膏、甘草、海石枇杷叶等,亦多取效。斯皆余之心法,随笔记之,以期后进得其指归云。

澜按∶咳嗽一症,《内经》言之详矣。六yin外邪,风寒最多,先生用小青龙汤治寒嗽,系实验心得。至疟疾,因寒热往来为少阳见证,世医不明,往往拘执小柴胡汤为主方,随症加减,与《内经》、《金匮》分寒、热、虚、实、瘅、牡等名,大相迳庭。先生阐明其误,以济人为怀,不啻大声疾呼,以启后学之悟焉。

相关文章
 人参散(《圣惠》卷十二)
 吾儿感冒一日愈
 小儿睡眠不好
 政协委员刘淑莹:加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
 表症论
 四物汤(《女科万金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