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人生活的富裕和对健康的重视,中医养生已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对中医养生的关注和认可,极大地刺激和促进了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的发展,各种养生会所相继推出中医养生服务项目。然而,记者走访兰州中医养生机构发现,这里鱼龙混杂,一些披着中医养生外衣的“伪专家”在大肆敛财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伤害。但制度的缺失,导致卫生部门对中医保健养生机构监管难度大,无据可循。
中医养生市场不规范
今年7月,郑红(化名)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甘南路的一家美容美体机构进行按摩减肥。在做过几次按摩之后,按摩师决定给郑红拔火罐。然而,这次拔火罐却让郑红后悔不已。拔罐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郑红的右腿被溢出的酒精
烧伤。经过及时治疗伤情并无大碍,但腿上却留下了一块疤痕。在进行了无数次的交涉后,这家美容美体机构支付了郑红的医药费,并退还了当初办会员卡的5000元钱。
“我现在看到这种与中医有关的保健养生会所就害怕……”这次的遭遇让郑红对类似有“中医针灸按摩”“中医养生会馆”招牌的店面敬而远之。郑红说:“刚出事的那段时间,我甚至都对中医产生了怀疑,现在看来是我当初去的地方不对。中医养生,不管是喝中药调理身体,还是针灸、按摩、拔罐,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兰州的大街小巷、写字楼里都有打着中医养生旗号的休闲会所、美容院、减肥中心等机构。这些机构都开展了中医养生保健相关项目,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等最为普遍,有些机构还提供针灸、贴敷等服务。张掖路一家养生会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按摩、刮痧、拔罐等项目对治疗
颈椎病、腰椎病,以及排毒养颜、疏通经脉、减肥等有明显功效。
走进西关什字附近的一家专业减肥机构,记者看到门口的醒目位置挂着人体经络穴位图。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向两位女士介绍服务项目:“您要是去寒气那就选择刮痧,如果是去湿气就拔火罐,我看您有色斑,脸色暗黄,这是气虚血虚的表现;这位姐下身肥胖,主要是经络不通。我们的医师通过中医手法,根据人体各个部位沿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进行按摩,能达到刺激人体相应经络穴位,调理五脏六腑阴阳平衡、减肥的效果……”
在挂着“治疗室”的房间里,记者看到前一位客人刚刚做完按摩,后一位客人就躺了上去,这个过程中养生会所的工作人员始终未撤换床单,甚至连盖在客人身上的毛巾也没有进行更换。按摩师只是用洗手液简单洗了一下手,就开始为第二位客人按摩。
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
曾长期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经营者魏小红认为,整体水准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稳定性弱,这就是这个行业从业者的基本特点。
魏小红告诉记者,中医养生会所、美容美体机构所谓的美容师、按摩师等大多都是速成,并没有系统学习过专业的中医知识。“既然从事中医养生工作,那么从业人员应该懂中医相关理论知识,略懂保健手法。但实际上,这个行业极少有中医专业的毕业生,从事这一行的大多是学历不高的外来打工人员。她们中很多人根本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只是跟着经验略为丰富的按摩师,观摩他们的手法,然后稍加练习,再通过为客人进行按摩推拿,积累一些经验,就正式上岗了。”说起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魏小红显得很担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养生会所、美容美体机构进行中医养生保健的消费者,很少有人提出要求查看按摩师、美容师等技师的专业资格证书。正在进行艾灸的消费者张妍称,在这家会所办理会员卡已有一年多了,经常过来按摩、美容、拔火罐。张妍告诉记者:“我每次都会找固定的技师来给我做按摩。”记者向张妍询问,是否见过这位专业技师的资格证书,张妍坦言,从未见过技师的资历证明,自己也从未要求技师出示相关的资格证书。
魏小红说:“在兰州,有不少开设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资格的培训机构,对报名的学员年龄、学历、工作经验都没有要求。学员只需要上十几节课,就能拿到培训证书,我曾经的一个员工只参加了7天的学习,就领到了培训机构颁发的按摩推拿资格证书。据我了解,即使想要取得正规劳动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也只需要经过劳动部门的考试,交纳一定费用后即可。低门槛准入,宽进宽出的培训制度,造成了中医养生保健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低下,这也使中医养生保健行业整体水平较低。
卫生部门监管难度大
据了解,今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确定北京市东城区等21个地区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准入试点地区,兰州市城关区也在试点范围。各试点地区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用稿)》,确定本地区的工作方案。该《标准》明确规定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可以开展的项目类型,包括咨询指导类、按摩类、熏洗类、艾灸类、贴敷类、拔罐类、刮痧类和其他以中医理论、理念为指导的各种物理方法、自然疗法等,不得超范围服务,不得从事医疗和药品销售等活动。
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制度缺失,监管主体不明确,导致卫生部门对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监管难度大。这位工作人员称:“卫生部门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疾病诊断基础上,按照中医理论和诊疗规范等实施的中医推拿、刮痧、拔罐等项目被认定为医疗行为,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但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开展的按摩、刮痧、拔罐,甚至针灸等疑似涉医行为,究竟是否构成医疗行为,很难区分……如果这些保健场所没有使用医疗专门术语,也没有宣传治疗作用,那就应该是社会服务机构。医院等医疗机构内出现问题,可以针对情况进行处罚,但非医疗机构设相关项目,因其不属于医疗机构,所以不在卫生部门管辖范围之内。而目前并尚无相关法律法规界定医疗与保健行为,所以,中医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其进行相应监管无依据可循。”
记者:文洁
来源:甘肃日报
-----------现在市面上流行不辨体质、阴阳的各种针灸、拔罐、艾灸方法,来势凶猛,窃以为几成中医之祸!
初学者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