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伏气与新感不同(添加)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新感温热,邪从上受,必先由气分陷入血分,里症皆表症侵入于内也。伏气温热,邪从里发,必先由血分转入气分,表症皆里症浮越于外也。新感轻而易治,伏气重而难疗,此其大要也。谓予不信,请述陆氏九芝评孟英之言曰∶仲景所论温热是伏气,天士所论温热是外感,故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十二字揭之篇首,以自别异,果如其说,则所称温热者,即俗所谓小风温、小风热,如目赤、颐肿、喉梗,牙痛之类,却只须辛凉轻剂,其病立愈。更述薛瘦吟之言曰∶凡病内无伏气,纵感风、寒、暑、湿之邪,病必不重,重病皆新邪引发伏邪者也。但伏气有二∶伤寒伏气,即春温夏热病也;伤暑伏气,即秋温冬温病也。邪伏既久,血气必伤,故治法与伤寒、伤暑正法大异;且其气血亦钝而不灵,故灵其气机,清其血热,为治伏邪第一要义。www.med126.com第其间所伏之邪,有微甚、有浅深,人之性质,有阴阳、有强弱,故就中又有轻重之分焉。医必识得伏气,www.med126.com/yaoshi/方不至见病治病,能握机于病象之先,然非熟于亢害承制之理,亦岂能测未来之病乎?然非谓司天运气也,雨 寒燠,在在留心,久当自悟耳。

由是观之,同一温热症,而新感之与伏气病所之浅深不同,病情之轻重不同,病机之安危不同,故其疗法亦因之而不同。

相关文章
 产后恶露不下
 感谢“民间中医”论坛里一直黙黙无私的为中
 严氏济生方 ◎癫痫门 上课笔记
 大芦荟丸(《直指小儿》卷三)
 气臌病
 女儿又发烧了,各位支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