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专治麻痧初编:祖氏鸿范《烂喉丹痧治宜论》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夫丹痧一证方书未有详言,余究心是证之所来,不外乎风寒温热时戾之气而已。故解表清热各有所宜。治之得当,愈不移时,治失其宜,祸生反掌,无非宜散宜清之两途也。其证初起凛凛www.med126.com恶寒、身热不甚、并有壮热而仍兼憎寒者,斯时虽咽痛烦渴,先须解表透达为宜,即或宜兼清散,总以散字为重,所谓火郁发之也。苟漫用寒凉则外益闭而内火益焰,咽痛益剧,溃腐日甚矣。不明是理者反云∶如此凉药,尚且火势勃然,不察未散之误,犹谓寒之未尽,于是愈凉愈遏以致内陷而毙者有之。或有云∶是证专宜表散者,余谓所见亦偏前所云,寒热之时散为先务,俾汗畅而丹痧透发已无恶寒等证,至此则外闭之风寒已解,内蕴之邪火方张,www.med126.com/zhicheng/寒凉泄热是所宜投,热一尽而病自愈矣。若仍执辛散之方,则火得风而愈炽,肿势反增,腐亦滋蔓,必致滴水下咽痛如刀割,间有议用清凉者乃以郁遏诽之,炎热燎原杀人最暴,此偏于散而谤匪清者之为害也。彼言散之宜,此言散之祸,彼言寒之祸,此言寒之宜。要惟于先后次第之间随机应变,斯各中其 耳。再此证愈后每有四支酸痛难以伸屈之状,盖由火烁阴伤,络失所养,宜进滋阴,非同痹证,此又管窥之所及,敢以质之高明。

相关文章
 暴盲
 股癣
 跟师学习讨论系列--- 用药取其长,避其短
 爸爸肝癌晚期,不该如何治疗
 臂痛
 陈玉琴:解析循环指压法电视上的版本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