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性味宜忌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凡药之性味.各以五行归五脏.而生克好恶具焉.故各有宜忌.盖药得性味之偏所以调五脏.之偏胜也.偏而得中则病已.偏而太过则不宜.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肝木性主散达.急而不散.则宜辛以散之.夫辛是金之味然适得木之性故辛能补肝酸是木之味.而反得.金收之性.故酸能泻肝.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心为火脏.性主柔.韧急则刚燥.故食咸以软之.咸得水味.而具火性.故入心血.甘为土之味.火生土.则泻其气矣.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www.med126.com甘补之.

凡性与味皆.互换.故得木味者.得金性得水味者.得火性惟土为中气性味不换得土味者即得土性.缓者和也.脾急则不和.食甘以缓之.以甘之本味归脾.能补土也.以苦泻之者.甘升苦降.味相反而功异也www.med126.com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肺主秋收之金.急则反常.故用酸以收之.辛则能散其气也.

肾欲坚急食咸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肾体沉石.欲其坚病则失常惟苦味具寒之性能坚之.故以苦补之.咸则润软.故能泻肾.

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

五脏之本味.即能伤及五体.总见太过之为病也.

按照肺肝之例.苦亦泻心.酸亦泻脾.而云甘泻心.苦泻脾.总见性味之功用.非出于一途也.

相关文章
 四时顺逆辨
 乙癸丸(《吴少怀医案》)
 2009年7月22日 长江流域 日全食
 黄玉膏(《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调经并荣种子丸(《幼科直言》卷六。)
 小儿咳嗽,流涕,出虚汗,帮帮调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