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关于伤寒论的一些问题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大家好,我是在校的一个伤寒论专业的研究生,今年刚进学校,我们伤寒专业的好多都是为学到真正的中医而选择伤寒专业,现在就像跟师学徒的形式是能学到很多东西,可是现在很难找到真正有水平的老中医,所以我们伤寒专业的这届研究生自己组织了学习小组,把伤寒中的问题和不解题出来,希望各位能给以解答。
我们是一条一条讨论的:
一条,太阳病为什么是头项强痛,如果说是感受风寒,应该是各个地方都疼,为什么强调是头项呢?还有脉浮是不是指的是表证?
二条,脉缓是怎么样,是不是缓脉,在第三条强调脉阴阳而此条只强调脉缓,为什么呢?而且中风是不是真的是表虚,我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说表虚,而另一种说的是由于风邪,风主开泄,所以出汗
第三条,呕逆和第十二条的鼻鸣干呕怎么去理解
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没有临床经验或者是临床经验不够丰富,可能问的问题很幼稚,希望各位在闲暇时候能帮我们解答一下,在此先谢谢,中医是我们的共同爱好,希望各位能给与支持,还有很多问题,希望以后都能得到解答
-----------帮你顶一下。

从楼主的帖子看来,对你的中文功底而言,实在是还有很大可以提高的空间哦。呵呵,别生气。
-----------很多问题可以自己上网解决;以前“古月”版主就提到过要善用搜索。
-----------是啊,现在看好多书,感觉有点吃力,网上的我查过很多,不喜欢引经论典的那套,希望是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要是单纯的查找,在学校的书和网络多的很,四百多注家的我也看了将近一百多家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古人的讲解感觉有点牵强
-----------就好像六经就有好多种解释,所以希望有可以帮我们解释一下
-----------单说第一条:凡是太阳病,必见脉浮、头项强痛、恶寒诸证,太阳伤寒便有“体痛”,太阳中风便只有“头项强痛”;另外浮脉不见的就是表证,特别是与他脉并现时!
总之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兄弟,你看注家一百多家问这样的伤寒问题,难以置信!你那学校伤寒专业?
-----------但就从条文上,太阳之为病,脉浮,头像强痛而恶寒。问这个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我知道太阳病的特征是什么,而是想知道,太阳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病的机理是什么,这就涉及到六经的本质,从好多著作中看到的,很多是从经络上去认识,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提法,我们查一下六经研究就有几十种之多,我们知道是伤寒是恶寒体痛呕逆,中风的也好辩,但是我们单从第一条上,为什有这些症状就归到太阳病呢?那么什么是太阳?究竟何指?如果我们不去探讨这,而仅限于条文的记忆运用,虽然能成为一名医,但是终不得仲景真传。
-----------看的多也没什么用,只是想知道更本质的东西,我们都用过仲景的方,药少而精,但是效果很好,我们不是简单的去方证相对的研究,而是能有真正的探讨,仲景认识疾病的规律是什么,他以什么样的方法去分析疾病,在和合医道中也参考了很多从易经等上的推论,但是终究不能得明了,希望各位能给予指点
-----------希望对于中医的认识,不要只知道苹果是一定的掉下来,而不去追问为什么非的掉下来的问题。我们去古人已远,好多思维都和古代脱节了,所以只有不断的探讨古人为什这样认为,才能用他们的思维去体会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黄帝内经大家都认为只要能体悟出几句内容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可是我们问过,为什么古人能发现那样的规律,他们是怎么样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只知道用上面的理论,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的理论怎么产生的吗?我们都以中国古代是易经的思维传承,但是后代的人几乎都是在内经画的框架中,但是我们对于古人的思维又有多少真正的认识,给人以金,不如给人以点石成金的方法,所以不能只挖古人得到的金子,在有限的时间要挖掘古人用什么方法点石成金,这也就是我想问这样幼稚问题的原因吧
相关文章
 小肠病第四
 泡脚水
 梅疮搓药(《疡医大全》卷三十四。)
 疏风散寒解表
 消风化痰汤(《回春》卷五。)
 杏仁丸(《仙拈集》卷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