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附子汤中的茯苓是什么作用?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方见前)

-----------利土湿
-----------那个症状和土湿相关?
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可否相信分析?
-----------附片  白术 茯苓 人参 炒白芍各三钱   治少阴病,手足寒、背恶寒、蜷卧、但欲寐、骨节痛、脉现微细。 此治少阴肾脏病之法也。伤寒病,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阳腑病热,阴脏病寒。少阴肾脏,病则阴寒。水寒克火,火灭土亡,危险极矣。四肢秉气于中土。中土阳亡,则手足寒冷。阳入于阴则寐,水寒无阳,则蜷卧欲寐,而不能寐。肾主骨,肾寒则背脊恶寒。水寒土湿,木郁风生,则骨节痛。此病致死极速。 此方用附子温补肾阳。人参茯苓白术,补土泄湿,芍药和木息风。附子温补肾阳,易动风木之气。附子与芍药并用,肾阳复而风木不动也。已现骨节疼痛,风已起矣。故既用附子以温水,又用芍药以息风也。火土复而木气安,阳与阴平,运动复圆,是以病愈。芍药性寒,最败肾阳。此方与附子同用,附子温补肾阳也。风乃木气,非风寒之风也。
-----------肾阳虚,脾阳必虚,脾虚失健运必生湿,故以茯芩利之
相关文章
 自家林子里长的,请高人看看是不是灵芝树舌
 宋真宗皇帝勅封续液膏(《臞仙活人方》卷下
 咽部点点点、脾胃等问题  进展图片
 心脏手术-虚幻的救世主
 五邪——《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篇
 王新元:教方舟子学习《黄帝内经》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