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钱超尘:宋本《伤寒》 珍藏台湾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大家下午好。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师,我从事的工作是中医药的教学和普及工作,今天下午我要发言的内容是宋本《伤寒论》,这本书现在存在台湾。

  
中医药文化历史非常的悠久,它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里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这个文化一直流传到今天,中医这样一个伟大的文化广度,我把它比喻成一个金鼎,鼎啊,鼎是由三足组成的,那么这三条足啊,《黄帝内经》这是一条足,《伤寒论》这是一条足,《神农本草经》这是一条足。今天我主要是谈《伤寒论》这个问题。

  
《伤寒论》是汉代末年河南南阳张仲景所写的一部著作,它是10卷。这部书在两晋和六朝的时候,医学家把它当做“诊中**,不亲世人”。那么就有一部书,一部抄本就流传到了隋朝,隋朝时候的抄写,又流传到了唐朝,又由唐朝的时候流传到了北宋。到了北宋,校正医书局在公元1065年,把六朝传下来的这个本给它刊刻了,刊刻成大字本,这个大字本就像现在的五分钱硬币那么大。因为是10卷书,刻成那么大的字儿,不便于携带,于是到了1088年,也是北宋时代,又刊刻成了小字本《伤寒论》,小字本的这个字型就像现在的电脑的三号字儿那么大。北宋无论是刊刻的大字本,还是小字本,都没有注解,不便于医家的使用,到了明代的时候,无论是大字本,无论是小字本,都丢失了。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之下,我们中国的著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叫赵开美,被他发现了北宋的小字本《伤寒论》,他非常的高兴,于是,他把这个小字本翻刻了。那个翻刻呢,逼真原貌,犹如克隆。刊刻了以后,于是这个书又在民间流传了。有一部书很快就到了日本,那么其他的书,在民间流传的,也是因为没有校注的问题,逐渐地就流传日稀。一直到乾隆开四库馆的时候,这部书都没有进入四库馆。

  
上世纪80年代,我就寻找明代赵开美刊刻,这个按照北宋的小字本这个刊刻的《伤寒论》,我就找这个小字本,它存在在哪里啊?因为它是中华民族医学界经典的宝库,与民生如此的密切,所以就寻找。我跟大家汇报,现在在国内和国外,一共有六部宋本《伤寒论》,所谓宋本《伤寒论》呢,这概念呢就是,不是北宋的大字本《伤寒论》,也不是北宋的小字本《伤寒论》,而是明代的赵开美翻刻的那本《伤寒论》。由于他那逼真原貌犹如克隆,所以把他,赵开美,明代赵开美刊刻的《伤寒论》美称为宋本《伤寒论》。

  
这个宋本《伤寒论》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六部,日本一部,沈阳中国医学科学院存在一部,中国中医研究院存在一部,上海中医药大学存在一部,上海图书馆存在一部,还有台湾存在着一部。我从1983年找,大陆上存在的这几部《伤寒论》,我都亲眼看过,我也拍过照片,都看过。唯独是台湾这本书,我是今年4月10号我才看到的,因为两岸现在是比较,关系很好,所以我趁旅游的机会。这个台湾这本呢,我到了中央图书馆没有见到,到国家图书馆也没有见到,它是在故宫博物院的三楼,weiyingna楼里面藏着呢。我到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真是感慨万千,因此我就回想起了,台湾的这本《伤寒论》,那非常具有故事性和曲折性。在1941年的时候,那时候咱们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紧张的阶段,台湾这个本《伤寒论》藏在咱们北京图书馆。在一次深夜里面,那么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把这个馆藏的,非常宝贵的,珍本的图书装箱子了,然后秘密地用火车运到了上海。事先联系好了,用美国的船运到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然后就到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我们中国有个著名的学者叫王重民,北京大学的教授,那个时候还在北京图书馆工作,图书馆派他到法国,到了法国伯希和,到法国从敦煌盗走的那些文件里头整理一番,整理完了以后又到了英国,到英国又找到了斯坦因,又把斯坦因从敦煌盗走的文件又做了一番整理和摘学目录。所以到了1941年的下半年和1942年的上半年,王重名先生和他的夫人刘修业,参加抗日改革了。所以借道美国,到了美国图书馆,国会图书馆的馆长还认识王重名先生,他说你们就先别走了,我们这刚从你们中国运来好多宝贵的古书,你看一看。于是王重名先生一本一本的书看,看了一本书写一个题记,拍成一个书影。于是把这个宋本《伤寒论》,明代的赵开美刊刻的《伤寒论》,就拍成了书影。现在呢,拍成了书影以后又写出了许多书籍的提要。这个书一直到1956年,这本书才从美国到了台湾,我们大陆现在存在的是,王重名在美国拍的缩微胶卷,那时候美国有缩微胶卷的机器,现在我在北京图书馆也看过缩微胶卷,基本上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局部不清晰。

  
我这次到了台湾,看到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着的这个宋本《伤寒论》,我有三大发现:

  
第一,它这个书的前边啊,有一个叫做居安手写的一个题记,墨笔非常的流畅,非常的圆润,这个居安是什么人呢?他是清朝末年,曾经在北京的师范大学堂里面教书,当个管理人员,他是清朝末年著名的藏书家,他在宋本《伤寒论》前面写一个提要,他说:“我家里边,还存在着一部北宋的大字本《伤寒论》。” 这可不得了啊,那真是太宝贵了。就是那个小字本《伤寒论》,我说这个事,太难找了,这回我从一个书商里边,我把这个小字本《伤寒论》哪,我找到了。写的这么一个题记,我看到这个题记以后我就发现了,现在他这个题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呢 ?1908年,我们现在是2009年,也就是100年的时间。是不是这个居安说的他家里存在着大字本的《伤寒论》,是否还存在着呢?如果天不丧斯文,也许现在还存在着。

  
第二个,台湾这本有一个朱色的章,这个朱色的印章在北京图书馆的设备胶卷里头可是没有的。我仔细一看,这个章是这么刻的:“东海仙蠹藏书室” 。这个东海仙蠹,蠹啊,就是蠹鱼的蠹。蠹鱼啊,这个古书里边藏着那个吃书虫那叫蠹鱼。唐朝就有《酉阳杂俎》 ,有这本书,说了这么一段话,它说,书里边那个蠹鱼,如果把这书里边“神”、“仙”两个字,它咬了三次,这个“神”、“仙”两个字连着写或不连着写,只要是咬了“神”哪,还是“仙”哪,你咬了它3次,这时候这个蠹鱼身价可提高了,它就变成了另外的一个名称,叫做“脉望”, 这个“脉望”,就是这个“脉望”,就是蠹鱼。这个蠹鱼就是“脉望”, 那个赵开美啊,他对于古书的热爱就像蠹鱼一样,所以赵开美把自己的藏书室叫做“脉望馆”,也就是蠹鱼室。所以他这个地方写着“东海蠹鱼藏书室”。这个蠹鱼啊,仙蠹,把这个蠹鱼啊,用好的形容词形容一下,叫“东海仙蠹藏书室”,那个赵开美就是东海旁边的常熟的人哪,地理位置相同,蠹鱼和它的那个赵开美的的藏书室,也对应起来了。因此从这一点上我发现,台湾的这个宋本《伤寒论》哪,就是赵凯美亲自阅读的这个本,是他的工作本。这可不得了,那么这个本就宝贵的价值就在于,它比上海中医药大学这个本、上海图书馆的这个本、北京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这个本、和沈阳的中国医科院的这个本都要宝贵。

  
第三个发现,台湾的这个本,其中也有一个章。这个章呢叫做“问祁章”,姜是姜太公的姜,问呢就是问题的问,祁呢就是祁山的祁。这个在姜问祁是个种药的医生,而且是乾隆年间种药的医生。当修四库全书的时候,皇帝反复地向民间征书,他这个老大夫就没有把自己的书捐出来,但是他在这个书上印上自己的手章。这就说明啊,四库全书虽然没有收进来这个宋本《伤寒论》, 但是呢,在民间确实在流传着。


来源:新浪读书
-----------钱老在中医文献特别是伤寒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向钱来致敬!
-----------据罗大中说是沈阳中国医学科学院那一部最完整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伤寒论是那个版本呢
-----------应该把这六个版本汇在一起,重新对伤寒论再作一次校注,出版一本最新的标准的伤寒论的版本。钱老辛苦了!
相关文章
 蔓荆实散(《圣济总录》卷十一。)
 求子
 想问下,妇女来例假时后腰酸痛,象要断了的感
 如何治疗湿气?
 催眠
 一紧张就呕吐,中医怎么解释?怎么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