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阴阳,圣人立阴阳以类万物之情;世无五行,达者言五行以明万方之象。夫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动静而生万物,五行动静而解万物之性、之情、之理。
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还是来说说何谓五行吧!这要对五行逐一解释。《说文》讲,行:人之步趨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屬皆从行。然而五可是有很多说道的啊,五在我国古代可是很有意义的啊!五,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说文》中解释五是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所以五行就是天地之间交午而行。
五行有的说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我感觉这是对的理解,但也完全不对,我国古代思想家也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我们中医也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
我们一提到五行,有人就不屑一顾的说是迷信,是用来算命的,有人还会说是五种物质,对应大自然的金属,树木,流水,烈火,土壤,其实五行乃是五气,比喻为五种物质,乃形象描述。当然化气为物,说是五种物质也有道理,但不能偷梁换柱,五气乃是根本。
“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金、木、水、火、土本身,而是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可相比拟的抽象性能。
我们理解的五行其实是指五种物质,然而中医中脏腑的五行也只不过是五物的演化而已,没有真正的化生为五气的层次上面。所以我要说的是气的运化才可以称为行。
谈到五行,我们就不得不说说四季与五行的关系:
春天属木,代表气体向四周扩散的运动方式。春天,花草树木生长茂盛,树木的枝条向四周伸展,养料往枝头输送,所以春属木。
夏天属火,代表气体向上的运动方式。火的特点就是向上,夏天各种植物向上生长,长势迅猛,所以夏属火.
秋天属金,代表气体向内收缩的运动方式。金的特点是稳固,秋天收获,人们储蓄粮食为过冬作准备,树叶凋落,所以秋属金。
冬天属水,代表气体向下的运动方式。水往低处流,冬天万物休眠,为春天蓄积养料,所以冬属水.
因有四季而有四行,但夏天和秋天之间要有过渡段,因此便有了土,土代表气的平稳运动。
还有一种说土的就是每个季节末18天,加一起正是72天,故总以有脾土不主时,而旺于四季之说。
好了,我们还是说五行(五气)吧!五是五气,行是运动变化。五气,就是五种不同的气,可以说是生、长、化、收、藏。这就对应五行之中的木、火、土、金、水,这才是五行最根本的,五行是五气的五种不同的变化,而这五种不同的变化是逐渐在生长的。也就是说没有木就没有火,没有火就没有土,没有土就没有木,没有木就没有金,没有金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木一样。然而在五气中就是没有生就没有长,没有长就没有化,没有化就没有收,没有收就没有藏,没有藏当然就没有生。这也就是自然界四季的更替一面,春夏秋冬的交替啊!如若就是五物,也可以说是五材那根本就解释不通啊,木生火了,那火怎么又生土啊!反正我是没有弄懂教科书中讲的五材,更不理解这种解释!
我感觉只有这样,五行才好理解,再说我们祖先没有必要研究五行就只研究五材的基础上吧,那么祖先也太没有什么内涵了,就不会成为圣人,圣人,仙人了啊!
中医也是一样啊,肝是生(气)为主,心是长(气)为主,脾是化(气)为主,肺是收(气)为主,肾是藏(气)为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释中医,解释五脏的病变,如肝郁就是生的气化被破坏了,心就是长被破坏了,脾就是运化功能被破坏了,肺就是收的功能被破坏了,肾就是藏精的功能被破坏了。这样解释脏腑病变不就很容易理解了么,但是教科书还是有说到脾主运化的,我不能否定啊。
我感觉五行的运动其实也是太极的运动,我这里说的太极指的就是自然界这个大的层次,如若哪个被破坏了,肯定不会很好的运动,就和阴阳一样不能运动,说到人体就是生病的状态,我说的生病不一定是西医治标能检查出来的,而是中医的病,中医的病可包含了西医很多病,也有很多西医没有的病啊,中医讲未病、欲病、已病这三个状态啊,而西医就只能停留在已病,再多点就是欲病啊!五行有生克侮乘之性,我们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什么东西都不能太过和不及,我们讲究的是中庸思想,只有这个中,自然才会和谐,我们身体也能和谐不会生病,如果生病了,肯定是哪一个太过,或者是不及了。至于生克侮乘我在这里不多说什么,因为你从其他地方也会知道了解这些。
五行当然可以有很多种解释,我只说我自己的理解,我对五行理解成五气以及五气的变化,我感觉这种理解才能使大多数人所理解,才能说清楚时间万物的一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