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本世纪初期本病的发病机理曾认为与补液和饮食因素有关,而在1983年有人首先从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并发现该菌与消化性溃疡高度相关,大量的研究表明,Hp的检出率在十二指肠溃疡高达95%~100%,胃溃疡可达70%~90%。上述事实证明,Hp在消化性溃疡www.med126.com/kuaiji/中的重要作用。

Hp多生长在胃粘膜深层,胃粘膜表面及胃窦部及胃小弯,也就创造了微需氧环境并免遭酸性胃液的伤害而能繁衍,据报道,该菌与自身免疫胃炎有密切关系,尤其与活动性慢性胃炎关系较大,该菌与消化溃疡有关,据国外文献报道慢性胃炎的检出率是55%~80%,胃溃疡检出率是54.5%~85.7%,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是69.2%~100%。在我国慢性胃炎中活动性胃炎的Hp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者。

Hp引起慢性胃炎和溃疡病的机理,据报道此菌含有丰富的尿素酶,并有强大的分解尿素的作用,其尿素分解率(NH4-/mg蛋白)为36μmol/min±28μmol/min尿素分解后产生氨,一方面氨本身对细胞连接处有毒性作用,使组织损伤破坏了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屏障使溃疡持续存在,另方面氨缓冲胃酸(碱化胃粘膜)损害粘膜的H+逆扩散使酸敏感性微生物向胃内转移,在十二指肠溃疡有活动性炎症时,该菌可殖居于胃已化生的上皮细胞处,胃化生和Hp的这种关系,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原因。另Hp与胃癌的关系,一些文献报道可知,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为0%~25%,认为慢www.med126.com/sanji/性胃炎为癌前期,因慢性胃炎与Hp关系密切故检出率高。

关于治疗方面,由于Hp的研究推动了临床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治疗,目前主要是抗生素及枸椽酸铋的应用。

相关文章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
 火针治疗女儿甲沟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斑
 经方应用经过
 通草
 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钟茂森博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