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阴阳同法
那么所谓的阴阳同法,又是怎样的一种思想呢?答案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万事万物在阴阳的区分方式上存在共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男女之阴阳属性上的区分,与公母鸟兽之阴阳属性上的区分存在共性。又如:
——晴天阳光灿烂,给万物以振奋的精神,属阳;雨天寒意萧瑟,给万物以沉静的氛围,属阴。
——白天唤人苏醒和运动,属阳;夜晚引人入睡和静养,属阴。
——经济过热将导致通货恶性膨胀、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人心浮动,属阳;经济过冷将导致经济危机、市场萧条疲软、企业倒闭、职工失业,属阴。
——正午后大地随地球的自转逐渐阳消阴长;子夜后大地随地球的自转逐渐阴消阳长。
——夏至后大地随地球的公转逐渐阳消阴长;冬至后大地随地球的公转逐渐阴消阳长。
……
据笔者所知,在阴阳学说中,“阴”和“阳”是两个没有定义的基础概念,即什么叫“阴”、什么叫“阳”,理论上无法作出定义,只能靠我们对阴阳事物的感悟来理解。它们就如数学上不加定义的“点”、“直线”、“平面”、“集合”等一样,是作为基础概念直接使用的。基于这个原因,阴阳之间的区分方式,也便只可意会不可言状了。而通过上述例子,我们不难体会到阴阳区分方式上的共同之处。
第二,阴与阴、阳与阳之间存在共性。
既然都是阴性的事物,所以相互之间存在共性。例如月属阴,夜属阴,月亮与人间的夜晚之间,存在共同之处。同样,既然都是阳性的事物,所以相互之间也存在共同之处。例如太阳和白昼同属阳,它们具有共性。
这种共性,既可以存在于物质与物质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功能与功能之间,还可以存在于物质与功能之间。例如太阳属阳,男人属阳,两者均显示了一种阳刚之气,这是物质之间的共性。正是基于这种共性,文学作品里面就经常把男性比作太阳。又如,男阳女阴、方阳圆阴、活动属阳沉静属阴,试问:男人与方的形状之间有何共性可言?我们说,相对于女性来说,男人的心性比较生硬,相对于圆形来说,方形的东西运动起来也比较生硬,所以在“比较生硬”这一功能上,存在共性。同样,女性比较能够圆通,圆形的东西运动起来也显得圆通,两者在功能上具有共性。至于男性比较好动,女性比较沉静,则同样说明了男性与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女性与沉静之间的关联性,这是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共性。而寒冷与抑制之间、温热与兴奋之间,则属于功能与功能之间的共性了。
第三,在阴阳之间相互协作的特点上存在共性。
这个共性就是:事物之间的和谐,以阳施阴受、保持阴阳平衡为共同法则。
阴阳相合,万物生长;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恩威并施,领导有方;晴雨交替,天地和谐;……可以说,凡是阴阳之间能够相互协调保持平衡的系统,常常呈现出和谐健康的运作势态。我们的地球因随太阳公转,而形成了阴寒与阳暑之间的和谐轮换;又因自身的自转,而形成了阴夜与阳昼之间的和谐轮换,这种阴阳之间的和谐轮转替换,使大地孕育出了万类生灵。而各类生灵也以自身的阴阳能否适应天地间的阴阳轮换而或生或灭。
不难想象: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并因没有自转而阴阳相互隔离,即半个球面始终对准太阳而属阳,半个球面始终背离太阳而属阴,阴阳之间不存在阳施阴受、此消彼长的轮转,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答案是对着太阳的一面因长期曝晒而发热、干枯、暴躁;背着太阳的一面则因永无阳光而阴冷、沉沦、死寂,以生物生长的立场来看,此种阴阳隔绝的球体,实非和谐可居之所,诚可谓地无阴阳,草木不生。
进一步地,不仅仅前述假设那样没有自转、阴阳离决状态将导致事物的不和谐,只要事物的阴阳一旦失衡,则终将呈现不和谐的病态。例如,如果某个夏天长期干旱不雨(即每天均属阳),而无阴雨天的调节,那么无论人类也好、动物也好、庄稼也好,都会因阴阳严重失衡而陷于狂躁不安或者干枯不振的病态。换言之,万类生灵均以天地间的阴阳相互调节保持平衡为赖以生存的法则。一旦天地因阴阳失衡而致病,万类生灵会跟着陷于不和谐的病态。而人类凭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的各种抗旱、抗高温措施,以阴阳学说的目光来看,都不过是通过各种调节阴阳的手段,来平衡天地阴阳之失衡而已。
综上所述,所谓的阴阳同法,是指阴阳的同一性,是指一切系统(万事万物),都以保持阴阳平衡为共同的生存法则。这一阴阳同法现象,虽因我国古代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历史局限,而无法以现代的宇宙观来阐释,但精明智慧的古人,却同样可凭借人类可贵的理性而作出十分圆满的解说。这不能不令人叹服古人的智慧与不凡!